1. 首页 > 百科知识

补签工程合同,风险、程序与防范

一、工程合同补签的风险

工程合同补签,意味着在没有合同约束的情况下,项目已经开始实施。这会给合同双方带来诸多风险,主要包括:

1. 法律风险:

合同效力认定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规定,合同成立时间为承诺生效时间。对于补签的工程合同,可能会因为难以确定承诺生效时间而导致合同效力存在争议。

违约责任认定风险:在没有合同约束的情况下,双方对项目内容、标准、价款等缺乏明确约定,一旦发生纠纷,难以界定违约责任。

2. 经济风险:

工程款支付风险:由于缺乏合同依据,发包方可能以各种理由拖延或拒绝支付工程款,导致承包方资金链断裂。

工程量变更风险: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由于设计变更、现场条件变化等原因,工程量可能发生较大变化,而没有合同约束,双方难以就工程量变更及价款调整达成一致。

3. 管理风险:

工程质量控制风险:没有合同对工程质量进行明确约定,承包方可能为了降低成本而偷工减料,导致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工期延误风险:由于缺乏合同约束,双方对工期安排缺乏明确约定,容易出现相互推诿扯皮的情况,导致工期延误。

二、工程合同补签的程序

为了较大限度地降低补签合同带来的风险,在进行工程合同补签时,应严格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 查明原因,明确责任:首先要查明合同未能及时签订的原因,分清责任归属,并形成书面文件。

2. 协商一致,签订补充协议:双方应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对已经发生的工程量、已支付的工程款、工程进度等进行认真核实,并就合同内容达成一致意见,签订补充协议。

3. 补充协议内容应明确具体:补充协议应作为原合同的附件,与原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补充协议内容应明确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明确双方当事人的名称、住所等基本信息;

明确工程项目名称、地点、规模、内容等;

明确工程价款的计算方式、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

明确工程质量标准、验收标准、保修期限等;

明确工程开工日期、竣工日期、工期延误责任等;

明确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和计算方法;

明确争议解决方式;

其他需要明确约定的内容。

4. 履行法定程序:对于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补签的合同还需按照相关规定履行法定程序,例如报相关部门备案等。

三、如何防范工程合同补签的风险

为了防范工程合同补签带来的风险,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合同意识,规范合同管理:无论是发包方还是承包方,都要加强合同意识,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

2. 及时签订合同,避免工程先于合同:在项目启动前,双方应尽早进行合同谈判,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并及时签订书面合同,避免工程先于合同。

3. 留存证据,做好记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双方应注意留存相关证据,例如会议纪要、往来函件、工程照片、签证记录等,以便在发生争议时能够及时有效地维护自身权益。

4. 寻求专业人士帮助:在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建议寻求律师等专业人士的帮助,对合同条款进行审查,避免出现理解偏差或漏洞,较大限度地降低法律风险。

工程合同补签存在诸多风险,在实际操作中应尽量避免。如果确实需要补签合同,则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进行,并做好相关证据的留存工作,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上一篇:广西省ppp项目库名单,解读、分析及未来展望
下一篇:居间合同合谋,风险、识别与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