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供水水利工程
泸州供水水利工程是指为满足四川省泸州市城市发展、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对水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而建设和规划的一系列水利工程设施。泸州地处长江、沱江交汇处,水资源较为丰富,但同时也面临着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旱灾害频发等问题。为保障泸州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泸州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建成了一批具有重要意义的供水水利工程。
一、工程概况
泸州供水水利工程主要包括水源工程、输水工程、水处理工程和配水工程等四个部分。
水源工程:主要包括以黄坡水库、幸福水库为代表的大型水库,以观音岩水库、玉兰水库为代表的中小型水库,以及长江取水工程等。
输水工程:主要包括连接各水源工程和水处理厂的输水管道,以及连接水处理厂和城市供水管网的输水干管等。
水处理工程:主要包括泸州市第二水厂、泸州高新区水厂等,承担着将原水净化处理成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的任务。
配水工程:主要包括城市供水管网、加压泵站等设施,负责将自来水输送到千家万户。
二、主要工程介绍
1. 黄坡水库
黄坡水库是泸州市较大的水库,也是四川省前十重点水利工程之一。水库位于泸州市江阳区黄舣镇境内,控制流域面积187平方公里,总库容1.14亿立方米。黄坡水库是一座以供水为主,兼顾灌溉、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一)型水利工程,工程于2005年开工建设,2010年建成蓄水。黄坡水库的建成,极大地缓解了泸州市城区供水紧张的局面,为泸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保障。
2. 幸福水库
幸福水库位于泸州市龙马潭区石洞镇境内,控制流域面积118平方公里,总库容0.97亿立方米。幸福水库是一座以供水为主,兼顾防洪、灌溉等综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利工程,工程于2013年开工建设,2018年建成蓄水。幸福水库的建成,进一步优化了泸州市水资源配置,为泸州高新区、南岸片区等重点区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障。
3. 长江取水工程
长江取水工程是泸州市重要的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工程取水口位于长江泸州段,设计取水规模为10万立方米/日。长江取水工程的建成,有效提高了泸州市供水安全保障能力,为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提供了有力保障。
4. 泸州市第二水厂
泸州市第二水厂位于泸州市江阳区黄舣镇,设计日供水规模为30万立方米。水厂采用先进的净水工艺,出厂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泸州市第二水厂的建成,极大地提升了泸州市城市供水能力,为泸州市居民提供了安全、优质的饮用水保障。
5. 泸州高新区水厂
泸州高新区水厂位于泸州市龙马潭区石洞镇,设计日供水规模为10万立方米。水厂采用先进的净水工艺,出厂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泸州高新区水厂的建成,为泸州高新区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供水保障。
三、工程效益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 经济效益
保障了泸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泸州供水水利工程的建成,有效解决了泸州市水资源短缺问题,为泸州市工业发展、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保障,促进了泸州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提升了泸州市城市品位和投资环境。改善了泸州市城市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了泸州市城市品位和投资环境,吸引了更多企业来泸投资兴业,促进了泸州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 社会效益
改善了泸州市居民生活水平。泸州供水水利工程的建成,提高了泸州市居民的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改善了泸州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促进了泸州市社会和谐稳定。有效缓解了水资源供需矛盾,维护了泸州市社会和谐稳定。
3. 生态效益
改善了泸州市生态环境。有效改善了泸州市水生态环境,促进了泸州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提升了泸州市防洪减灾能力。提高了泸州市防洪减灾能力,保障了泸州市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未来展望
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泸州市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推动泸州绿色发展为目标,不断完善泸州供水水利工程体系,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泸州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未来泸州供水水利工程建设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推进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加强水源工程建设,完善城乡供水管网,提升供水安全保障能力。
加强科技创新,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提高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