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间协议延伸
居间协议延伸是指在原有居间协议的基础上,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对原协议的内容进行变更、补充或者延长有效期限的行为。这种行为在实践中较为常见,通常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原协议无法按期履行或需要进行调整而产生的。
一、 延伸的原因
居间协议延伸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原因包括:
1. 交易周期延长: 部分交易,例如大型项目投资、跨境并购等,其谈判和执行周期较长,可能超出原协议约定的时间范围,需要对协议期限进行延长。
2. 市场环境变化: 市场行情波动、政策调整等外部因素可能导致交易双方需要更多时间进行评估和决策,从而需要对原协议进行延期。
3. 交易条件变化: 在协议履行过程中,交易标的、交易价格、支付方式等关键条款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此时需要对原协议进行变更或补充。
4. 其他不可抗力: 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协议无法按期履行,例如自然灾害、疫情等,双方可能需要协商延长协议期限。
二、 延伸的形式
居间协议的延伸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实现:
1. 签订补充协议: 这是最常见、也是最规范的延伸形式。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签订补充协议,对原协议中需要变更或补充的内容进行明确约定,并对协议的有效期限进行延长。
2. 达成口头协议: 在实践中,部分当事人为图方便,可能会选取口头形式对原协议进行简单延期。但需要注意的是,口头协议存在举证困难等风险,建议尽量签订书面协议。
3. 原协议中包含延期条款: 部分居间协议中会预先设定延期条款,约定在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协议可以自动延期或经双方协商延期。
三、 延伸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居间协议延伸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遵循合法原则: 协议的延伸内容应当合法合规,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2. 坚持平等自愿原则: 协议的延伸应当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任何一方都不得强迫或欺诈对方进行延期。
3. 明确约定关键条款: 协议的延伸部分应当对关键条款进行明确约定,避免产生歧义或争议。例如,延期后的有效期限、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
4. 注意形式要件: 协议的延伸建议采用书面形式,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以便日后发生争议时作为证据使用。
5. 妥善保管协议文本: 协议签订后,双方当事人应当妥善保管协议文本,避免遗失或损毁。
四、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条 居间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委托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报酬。
第四百七十一条 居间人未促成合同成立的,不得请求支付报酬,但是可以请求委托人支付从事居间活动支出的必要费用。
第五百零二条 当事人一方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在履行义务或者行使权利时,滥用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对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五、 案例分析
案例一:
甲公司委托乙中介公司为其寻找投资项目。双方签订居间协议,约定乙中介公司促成甲公司投资额超过1000万元的项目,则甲公司支付乙中介公司10万元报酬。协议有效期为3个月。
在协议有效期内,乙中介公司为甲公司找到了一个符合条件的项目,但甲公司由于内部决策原因,未能及时与项目方签订投资协议。协议到期后,甲公司与项目方继续进行谈判,并最终在1个月后签订了投资协议。
分析:
在本案例中,乙中介公司已经完成了居间协议约定的义务,但由于甲公司的原因导致协议到期后才签订投资协议。根据公平原则,甲公司应当向乙中介公司支付相应的报酬。
案例二:
丙公司委托丁中介公司为其寻找收购目标。双方签订居间协议,约定丁中介公司促成丙公司成功收购一家年营业额超过5000万元的公司,则丙公司支付丁中介公司50万元报酬。协议有效期为6个月。
在协议有效期内,丁中介公司为丙公司找到了一个符合条件的收购目标,但由于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丙公司决定放弃收购。
分析:
在本案例中,丁中介公司已经尽到了居间义务,但由于市场环境变化导致丙公司放弃收购,并非丁中介公司的原因。因此,丙公司无需向丁中介公司支付报酬,但可以考虑支付一部分必要的费用。
居间协议延伸是实践中常见的现象,它体现了合同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在进行居间协议延伸时,应当注意相关法律规定和注意事项,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