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知识

水利重点工程专题会问答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水利重点工程建设,现召开水利重点工程专题会。本次会议将围绕水利重点工程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就工程建设目标、实施路径、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

一、当前我国水利重点工程建设面临哪些新形势?

答: 当前,我国水利重点工程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可以概括为“三新”:

1. 新机遇:

国家战略机遇期: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水安全保障,实施国家水安全保障工程”,为水利重点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机遇和发展空间。

经济发展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灾害风险等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驱动: 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与水利工程深度融合,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和发展动能。

2. 新挑战:

资金投入压力: 水利重点工程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需要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

生态环境约束: 水利工程建设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好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管理体制机制: 现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

3. 新要求:

高质量发展: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建设安全可靠、生态环保、效益显著的优质水利工程。

系统治理: 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构建现代化水网体系。

科技创新: 要加强水利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重点工程建设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答: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重点工程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前十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安全为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以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问题为目标,着力构建现代化水网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具体目标任务包括:

完善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 加快推进重大引调水、骨干防洪减灾、大型灌区、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完善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战略整体安全保障能力。

加强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 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加强河湖生态保护修复,维护河湖生态功能,提升水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加快推进主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推进智慧水利建设: 加快推进数字孪生流域、智慧水工程建设,提升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三、如何保障水利重点工程建设顺利实施?

答: 为保障水利重点工程建设顺利实施,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水利重点工程建设领导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 强化资金保障: 拓宽水利建设投融资渠道,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营。

3. 强化科技支撑: 加强水利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

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水利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人才。

5. 加强监督管理: 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加强全过程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四、水利重点工程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答: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城市的命根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水利重点工程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 保障国家水安全: 水利重点工程建设可以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国家水安全。

2.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水利重点工程建设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3. 改善生态环境: 水利重点工程建设可以改善河湖水环境,恢复水生态系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 提升人民群众福祉: 水利重点工程建设可以提高防洪抗旱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水利重点工程建设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推进水利重点工程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上一篇:建邺餐厅饭堂外包合同纠纷
下一篇:河南省政府采购质疑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