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施工合同合同价格形式
建设施工合同合同价格形式是指在建设施工合同中,当事人对工程价款的计价方式和支付方式的约定。合同价格形式是建设施工合同的重要条款之一,直接关系到合同双方的利益。
一、合同价格形式的种类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实践,建设施工合同的价格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固定总价合同
固定总价合同是指在合同签订时,确定一个固定不变的合同总价的合同形式。无论实际发生的工程量或成本如何变化,合同总价都不予调整。
1. 适用范围:
工程量相对明确,技术方案成熟,风险较小的小型工程;
工期较短的工程;
发包人希望严格控制工程造价的工程。
2. 优点:
合同双方对工程造价心中有数,便于控制工程投资;
合同关系简单明确,有利于减少合同纠纷。
3. 缺点:
风险全部由承包人承担,不利于调动承包人积极性;
如果工程量或成本发生较大变化,容易造成承包人亏损或偷工减料。
(二) 可调总价合同
可调总价合同是指在合同签订时,确定一个初步合同总价,并约定合同总价调整的条件和方法的合同形式。当实际情况符合合同约定的调整条件时,合同总价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
1. 适用范围:
工程量难以准确计算,技术方案尚未完善,风险较大的中大型工程;
工期较长的工程;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工程。
2. 优点:
合同双方风险共担,有利于调动承包人积极性;
合同价格能够反映工程实际造价,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
3. 缺点:
合同关系较为复杂,容易产生合同纠纷;
需要对工程量和价格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控制。
(三) 成本加酬金合同
成本加酬金合同是指在合同中约定以实际发生的成本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加上一定比例的酬金作为承包人利润的合同形式。
1. 适用范围:
工程设计尚未完成,工程量无法确定,风险极大的工程;
抢险救灾工程;
采用全新技术、工艺、材料的科研性、试验性工程。
2. 优点:
风险主要由发包人承担,有利于吸引承包人承接高风险工程;
合同价格能够反映工程实际造价,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
3. 缺点:
发包人难以控制工程造价,容易造成投资失控;
需要对工程成本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控制。
(四) 单价合同
单价合同是指在合同中约定工程量的计量单位和相应的单价,并以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乘以单价计算工程价款的合同形式。
1. 适用范围:
工程量较大,但工程内容单一、技术方案成熟的工程;
工程量可能发生变化的工程。
2. 优点:
合同价格能够反映工程实际造价,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
便于进行工程计量和支付。
3. 缺点:
如果工程量发生较大变化,容易造成承包人亏损或偷工减料;
需要对工程量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控制。
二、 合同价格形式的选取
选取合适的合同价格形式是保证合同顺利履行、维护合同双方合法权益的重要前提。在选取合同价格形式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一) 工程特点
工程的规模、技术复杂程度、工期长短、风险大小等因素都会影响合同价格形式的选取。
(二) 市场环境
市场供求关系、物价波动情况等市场因素也会影响合同价格形式的选取。
(三) 合同双方的管理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
发包人和承包人的管理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也会影响合同价格形式的选取。
(四) 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在选取合同价格形式时,还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三、 合同价格的调整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如果出现以下情况,经合同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对合同价格进行调整:
(一) 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政策发生变化;
(二) 发生不可抗力事件;
(三) 设计发生变更;
(四) 物价波动幅度较大;
(五) 其他需要调整的情形。
四、 合同价格的支付
合同价格的支付方式一般在合同中约定,常见的支付方式有:
(一) 预付款
(二) 进度款
(三) 结算款
(四) 质保金
五、 注意事项
在签订和履行建设施工合同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 合同条款要明确具体,避免歧义;
(二) 合同价格要合理,符合市场行情;
(三) 要严格执行合同约定的价格调整机制;
(四) 要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控制工程成本;
(五) 要及时解决合同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选取合适的合同价格形式,并严格执行合同约定,是保证建设施工合同顺利履行、维护合同双方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