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认价材料(认价材料的作用)
作者:投稿用户 • 更新时间:2024-07-01 17:44:49
认价材料是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材料成本的限制和检查,为了规范材料的使用、减少纠纷和追加工程费用,认价材料的管理是必须的。它的具体作用包括:
- 保证材料的质量。认价材料规定了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材料的规格、型号、品牌、质量等技术指标,可以减少使用不良材料的可能性。
- 控制成本。认价材料对材料的种类、品牌及费用进行明确的规定,可以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成本,保持成本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 提高施工速度。认价材料制度由于规定了具体的材料品牌和规格,必须在检查材料的品质之后再进行购买,这避免了施工返工和更换材料的时间浪费,可以保证施工速度的提高。
- 协调工程管理。认价材料是施工管理制度的一部分,是协调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之间关系的一种机制。通过认价材料可以协调各方之间价值观的分歧,从而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认价材料的制定
认价材料的制定应根据材料的种类、品牌及规格,以及经济合理性等方面考虑,在建设过程中随时更新,以保持和提高管理水平。
具体的制定步骤如下:
- 收集各类材料的品牌、规格、型号、质量等信息
- 明确具体的使用标准,包括具体用途、施工时间、使用范围等
- 制定统一的材料名录,包括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品牌、单位、单价等内容
- 提前将材料名录送审财务部门或建设单位审核
- 审核通过后材料名录正式生效并在现场加以利用。
认价材料的要求
认价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 材料质量稳定可靠,能长期使用
- 材料费用合理,具有市场竞争力
- 材料配送及时,按需供应
- 质量验收标准明确,不合格产品不能使用
在施工过程中,合理有效的认价材料制度是工程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工期保障的重要措施,有利于维护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提高施工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