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式桩施工规范
椅式桩是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桩,具有高承载力、高刚度和低沉降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基础工程中。为了确保椅式桩施工质量和使用安全,制定了本规范。
材料
混凝土
强度等级:C40及以上
较大骨料粒径:20mm
水泥用量:≥350kg/m³
钢筋
预应力筋:直径不小于Φ15mm的高强度钢绞线
普通钢筋:热轧带肋钢筋
其他材料
钢护筒:直径不小于Φ323mm,壁厚不小于6mm
注浆材料:水泥浆或其他符合要求的注浆材料
施工工艺
1. 钢护筒制作
根据设计要求,制作钢护筒,并进行防腐处理。
2. 钻孔
采用旋挖钻机进行钻孔,钻孔直径应大于钢护筒外径100-200mm。
3. 吊放钢护筒
将钢护筒吊入钻孔内,并用导向架固定。
4. 预应力筋穿入
将预应力筋穿入钢护筒内,并进行锚固。
5. 浇筑混凝土
分层浇筑混凝土,每层厚度不超过500mm,并用振捣器密实。
6. 预应力张拉
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预应力张拉,并达到设计要求的预应力值。
7. 注浆
预应力张拉完成后,进行注浆,填充钢护筒与混凝土之间的空隙。
8. 钢护筒拔出
注浆固化后,将钢护筒拔出,完成椅式桩施工。
质量控制
材料验收
对混凝土、钢筋、钢护筒等材料进行验收,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施工过程控制
钻孔深度和直径符合设计要求。
钢护筒位置正确,垂直度满足规定。
预应力筋张拉力和锚固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浇筑密实,无空洞和蜂窝。
注浆压力和时间符合规定,填充密实。
成品验收
承载力试验:符合设计要求。
沉降量监测:满足规范规定。
外观质量:无明显裂缝、蜂窝和露筋现象。
安全措施
施工前编制安全施工方案。
钻孔作业时,采取防坍塌措施。
吊放钢护筒时,做好安全防护。
预应力张拉作业时,佩戴安全帽和护目镜。
注浆作业时,做好防尘和防毒措施。
其他要求
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
技术人员应持有相关专业资格证书。
施工中应做好施工记录,并经监理单位验收。
附录
1. 预应力筋预应力值
预应力筋的预应力值应符合下表规定:
| 钢绞线直径(mm) | 预应力值(MPa) |
|---|---|
| Φ15 | 1670 |
| Φ16 | 1770 |
| Φ18 | 1960 |
| Φ20 | 2150 |
2. 注浆材料性能要求
注浆材料应符合以下性能要求:
流动性好,无泌水现象。
强度高,达到设计要求。
耐久性好,耐腐蚀和冻融。
无毒、无害,环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