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建筑规范问答

施工缝图集规范

施工缝图集规范是指导施工单位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设置和处理施工缝的规范性文件。其目的是确保施工缝的质量和耐久性,防止因施工缝不当而引起结构安全问题和渗漏问题。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包括房屋建筑、桥梁、隧道、水利工程等。

基本规定

1. 施工缝设置原则

施工缝应设置在受力较小、受弯较小、受剪较小的部位。

施工缝应顺应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方向设置。

施工缝应避免设置在柱、梁、墙等主要受力构件的根部和中部。

2. 施工缝类型

根据施工缝的构造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冷缝: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立即停止浇筑,在浇筑面形成的接缝。

热缝: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间隔一定时间,在混凝土尚未初凝前继续浇筑,形成的接缝。

止水缝:在施工缝处设置止水带,防止水渗漏的接缝。

后浇带: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预留一定位置不浇筑,待后续混凝土浇筑时再浇注的接缝。

3. 施工缝处理方法

冷缝:浇筑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界面剂。

热缝:浇筑面应保持湿润,并及时继续浇筑。

止水缝:在浇筑面处设置止水带,并用混凝土进行压实密实。

后浇带:在浇筑面处预留不浇筑的位置,并设置钢筋或预埋件。

4. 施工缝留置时间

冷缝: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立即停止浇筑。

热缝: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间隔1~3小时继续浇筑。

5. 施工缝施工质量要求

施工缝处混凝土应密实不透水。

施工缝处钢筋应搭接锚固牢固。

施工缝处不得有裂缝、空洞等缺陷。

图集

施工缝图集规范中包含了各种施工缝构造形式的详图,包括冷缝、热缝、止水缝、后浇带等,以供施工单位借鉴使用。

附录

施工缝图集规范中还包含了以下附录:

混凝土施工缝界面剂技术要求

止水带材料性能和施工技术要求

施工缝留置时间的确定方法

实施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施工缝图集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缝的质量和耐久性。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缝施工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上一篇:测绘规范地类符号
下一篇:寿县脚手架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