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雨期施工规范
砌体雨期施工是指在雨季期间进行的砌体工程施工。由于雨季期间气温高、湿度大、雨水多,对砌体施工质量影响较大。为确保雨期砌体施工质量,制定本规范。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雨季期间进行的各类砌体结构工程,包括砖砌体、块砌体、混凝土砌块砌体等。
基本原则
雨期砌体施工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雨水渗入砌体内部;
加强砌体养护,防止砌体受雨水冲刷和浸泡;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和施工工艺,确保砌体质量;
加强安全管理,做好防雷、防洪、防滑等工作。
材料要求
砖、块等砌体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不得使用冻融变质、风化、裂纹等不合格材料。
砂浆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砌体材料强度等级的混合砂浆,砂浆配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砌体材料强度等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复合硅酸盐水泥。
施工工艺
1. 基层处理
基层应平整、坚实、无积水。如有积水,应及时排出或填平。
基层表面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浮土、垃圾等杂物。
基层应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2. 砌筑
砌筑前应检查砖、块的质量,剔除不合格的材料。
砌筑时应采用错缝搭接,不得出现纵向通缝。
砌筑砂浆应饱满,不得漏浆。
砌筑高度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1.2m。
砌筑完毕后,应及时抹灰或勾缝,防止雨水渗入。
3. 养护
砌体砌筑完毕后,应立即进行养护。
养护措施包括:覆盖塑料薄膜或草帘,洒水保湿。
养护时间一般不应少于7天。
4. 雨天施工
雨天施工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搭设雨棚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雨水直接淋湿砌体。
砌筑高度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0.6m。
砌筑完毕后,应及时用塑料薄膜或草帘覆盖,并及时抹灰或勾缝。
5. 安全管理
雨期施工时,应加强安全管理。
施工人员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雨衣等。
施工现场应设置防雷设施,防止雷击。
施工现场应设置排水沟渠,防止积水。
施工现场应有防滑措施,防止人员滑倒。
质量控制
1. 材料质量控制
砌体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砂浆强度等级应不低于砌体材料强度等级。
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砌体材料强度等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复合硅酸盐水泥。
2. 施工质量控制
砌筑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出现纵向通缝、漏浆等缺陷。
砌体应平整、垂直,表面应洁净。
砂浆应饱满,不得有空鼓、脱落等缺陷。
砌体养护应及时、充分,不得出现裂缝、风化等缺陷。
3. 验收标准
砌体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砌体应平整、垂直,表面应洁净。
砂浆应饱满,不得有空鼓、脱落等缺陷。
砌体养护应及时、充分,不得出现裂缝、风化等缺陷。
附录
1. 雨季砌体施工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 问题 | 解决方案 |
|---|---|
| 砖、块吸水率高,容易吸水变形 | 选用吸水率低的砖、块;砌筑前充分浸水湿润;砌筑时采用饱满砂浆 |
| 雨水渗入砌体内部,造成砌体受潮、风化 |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雨水渗入砌体内部,如搭设雨棚、覆盖塑料薄膜或草帘;砌筑高度不宜过高,砌筑完毕后及时抹灰或勾缝 |
| 雨水冲刷砌体表面,造成砌体松散、脱落 |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雨水冲刷砌体表面,如搭设雨棚、覆盖塑料薄膜或草帘;砌筑时采用饱满砂浆,砌筑完毕后及时抹灰或勾缝 |
| 雨水浸泡砌体,造成砌体强度下降 | 加强砌体养护,防止砌体受雨水浸泡;砌筑高度不宜过高,砌筑完毕后及时抹灰或勾缝;采用防水砂浆或防水剂 |
2. 雨季砌体施工安全措施
施工人员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雨衣等。
施工现场应设置防雷设施,防止雷击。
施工现场应设置排水沟渠,防止积水。
施工现场应有防滑措施,防止人员滑倒。
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灭火器、急救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