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颗粒土公路工程检测规范
粗颗粒土公路工程检测规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标准号为 JTG E40-2021,于2021年6月11日发布,2022年3月1日实施。该规范规定了粗颗粒土公路工程的现场及室内检测内容、方法和要求,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路工程中粗颗粒土的检测。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粗颗粒土的定义、分类、现场及室内检测内容、方法和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路工程中粗颗粒土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规范的规定。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较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JTG 3430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G E50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粗颗粒土
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的土。
3.2 较大粒径
试样中能通过的最小筛孔尺寸。
3.3 级配
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
3.4 含水量
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3.5 密度
土的质量与其体积之比。
3.6 压实度
现场压实土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得到的较大干密度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4. 现场检测
4.1 现场取样
取样应具有代表性,避免扰动。
取样数量应符合相关规定。
取样后应及时密封保存,防止水分蒸发或吸收。
4.2 现场试验
含水量试验:采用烘干法或酒精燃烧法测定。
密度试验:采用环刀法、灌砂法或核子密度仪法测定。
承载力试验:采用平板载荷试验或动力触探试验测定。
渗透性试验:采用抽水试验或注水试验测定。
5. 室内试验
5.1 物理性质试验
粒径分析试验:采用筛分法或沉降法测定。
液限和塑限试验:采用规定的仪器和方法测定。
相对密度试验:采用最小干密度和较大干密度试验方法测定。
5.2 力学性质试验
击实试验:采用轻型击实试验或重型击实试验方法测定。
加州承载比试验(CBR):采用规定的仪器和方法测定。
直剪试验:采用快剪或慢剪方法测定。
三轴压缩试验:采用不固结不排水试验、固结不排水试验或固结排水试验方法测定。
6. 检测结果的评定
6.1 检测数据的总结和分析
检测数据应及时总结和分析。
数据分析应采用统计学方法。
异常数据应进行分析和处理。
6.2 检测结果的评定
检测结果应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
当检测结果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7. 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工程概况
检测依据
检测内容和方法
检测结果
数据分析
结论和建议
8. 注意事项
检测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
检测仪器设备应定期校准。
检测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检测数据应真实、准确、可靠。
9. 附录
本规范的附录如下:
附录A 粗颗粒土分类方法
附录B 现场检测记录表格
附录C 室内试验记录表格
10. 本规范用词说明
为便于使用,本规范中“宜”表示推荐性的要求;“应”表示强制性的要求;“可”表示允许性的要求。
本规范中未注明单位的,均为国外单位制单位。
11. 本规范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
12. 本规范自2022年3月1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