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建筑规范问答

工程款不预付有效吗?合同这样写才规范!

在工程建设领域,工程款支付方式是合同双方关注的焦点之一。预付工程款作为一种常见的支付方式,对保障施工方资金周转、顺利推进项目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实践中,一些发包方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会在合同中约定不支付预付款或预付款比例极低,引发承包方资金压力,甚至导致项目停滞。那么,工程款不预付有效吗?合同应该如何约定才合理合法呢?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工程建设领域的合同双方提供借鉴。

一、工程款不预付有效吗?

1.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约定,承包人完成一定工作,发包人支付进度款;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承包人可以根据工作进度请求发包人支付相应价款。”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发包人应在双方签订合同后的一个月内,按照合同约定向承包人支付预付款。合同对预付款没有约定的,承包人可以要求发包人支付预付款。”

2. 分析: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工程款预付款并非法律强制性规定,合同双方可以协商确定是否支付预付款以及预付款比例。这意味着,如果合同双方明确约定不支付预付款,该约定是有效的。

3. 但需要注意的是:

合同约定的支付方式应当遵循公平、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预付款,承包方有权要求发包方支付预付款。

如果合同中约定的预付款比例过低,导致承包方无法正常进行工程施工,承包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要求调整预付款比例,双方协商不成的,可以请求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进行裁决。

二、工程款预付款合同如何约定才规范?

为了避免工程款支付纠纷,建议合同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对预付款事宜进行明确约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是否支付预付款:

合同双方应当明确约定是否支付预付款。如果约定支付预付款,则需进一步约定预付款比例、支付时间、支付方式等。

2. 预付款比例:

预付款比例应当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不低于合同总价的10%,对于工期长、资金需求量大的工程,预付款比例可以适当提高。

3. 预付款支付时间:

预付款支付时间应当明确具体,例如“合同签订后15个工作日内支付”或“开工通知发出后10个工作日内支付”。

4. 预付款支付方式:

预付款支付方式可以选取银行转账、银行汇票等方式,并约定具体的付款账户信息。

5. 预付款扣除方式:

合同双方应当约定预付款的扣除方式,例如按照完成工程量的比例逐期扣除或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一次性扣除。

6. 预付款保函:

为了保障预付款的安全,发包方可以要求承包方提供预付款保函,并在合同中约定保函的金额、期限、开具银行等内容。

三、案例分析

案例一: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工程施工合同,合同中未约定预付款事宜。开工后,乙公司因资金周转困难,要求甲公司支付预付款,但甲公司以合同未约定为由拒绝支付。后双方发生纠纷,诉至法院。

法院认为: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合同中没有约定预付款,承包方有权要求发包方支付预付款。因此,甲公司应当支付预付款。

案例二:

丙公司与丁公司签订了一份工程施工合同,合同约定预付款比例为5%。开工后,丁公司发现预付款比例过低,导致其无法正常进行工程施工,于是要求丙公司提高预付款比例,但丙公司拒绝。后双方发生纠纷,诉至法院。

法院认为:

合同约定的预付款比例过低,导致承包方无法正常进行工程施工,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因此,法院支持了丁公司提高预付款比例的请求。

工程款预付款并非法律强制性规定,合同双方可以协商确定是否支付预付款以及预付款比例。但合同约定的支付方式应当遵循公平、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为了避免工程款支付纠纷,建议合同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对预付款事宜进行明确约定,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上一篇:工地插板线规范
下一篇:电缆埋管验收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