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水利项目
-
甄伟泽测量工程师 黄山丰峰建筑模板租赁有限公司
海绵城市水利项目是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为指导,通过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实现城市良性水循环,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打造宜居、韧性、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水利工程项目。
一、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张,传统的“快速排除”和“末端治理”的雨水管理模式,导致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成为必然选取。
二、概念与内涵
海绵城市水利项目是指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为指导,统筹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以“渗、滞、蓄、净、用、排”为主要技术路径,通过建设和改造城市水利基础设施,构建城市“自然-人工”相结合的水循环系统,实现城市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有效控制雨水径流,较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水利工程项目。
三、主要目标
海绵城市水利项目的主要目标是:
缓解城市内涝灾害: 通过增强城市“海绵体”的吸水、蓄水、排水能力,有效控制雨水径流,降低城市内涝风险。
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 通过雨水收集利用、中水回用等措施,增加城市水资源供给,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 通过恢复和保护城市水生态系统,净化水质,提升水体自净能力,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
提升城市景观品质: 通过建设雨水花园、生态湿地等,提升城市景观品质,打造宜居城市环境。
四、主要建设内容
海绵城市水利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 源头减排
绿色屋顶建设: 在建筑屋顶建设绿色植被覆盖层,截留和吸收雨水,减少径流。
透水铺装建设: 在人行道、广场、停车场等采用透水性铺装材料,促进雨水下渗。
下沉式绿地建设: 在绿地、公园等建设下沉式绿地,收集和储存雨水。
(二) 过程控制
雨水调蓄设施建设: 建设雨水调蓄池、塘、湖等设施,对雨水进行调蓄,削减峰值,延缓汇流时间。
生态排水沟渠建设: 改造传统排水沟渠,采用生态护坡、植被缓冲带等措施,净化雨水,提升水体自净能力。
(三) 末端治理
雨水湿地建设: 建设人工湿地,对雨水进行深度净化,改善水质。
雨水资源化利用: 收集利用雨水,用于城市绿化、道路冲洗、景观水体补水等。
五、关键技术
海绵城市水利项目涉及多项关键技术,主要包括:
雨水径流控制技术: 包括绿色屋顶、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等。
雨水调蓄技术: 包括雨水调蓄池、塘、湖等。
雨水净化技术: 包括人工湿地、生态过滤带、生物滞留池等。
雨水资源化利用技术: 包括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回用系统等。
六、实施路径
海绵城市水利项目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等多方参与,共同推进。
(一) 政府主导,制定政策
制定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建设目标、标准和要求。
建立健全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机制,加强监督管理。
加大海绵城市建设资金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二) 企业参与,技术创新
鼓励企业参与海绵城市水利项目建设,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加强海绵城市水利技术研发,提高项目建设水平。
(三) 公众参与,共建共享
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鼓励公众参与海绵城市建设,共同维护建设成果。
七、发展趋势
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设智慧海绵城市,实现雨水资源的智能化管理。
与城市更新改造相结合: 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提升城市整体功能。
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在海绵城市水利项目建设过程中,统筹考虑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八、意义
海绵城市水利项目的建设对于缓解城市水问题、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海绵城市水利项目能够有效控制雨水径流,降低城市内涝风险,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 海绵城市水利项目能够增加城市水资源供给,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
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 海绵城市水利项目能够净化水质,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宜居性。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海绵城市水利项目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九、展望
海绵城市水利项目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坚持、不断探索。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的完善,海绵城市水利项目必将在解决城市水问题、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回复时间:2025-0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