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前的施工合同
-
柯世明铸造设计工程师 重庆达*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1. 营改增对施工合同的影响
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全面推行“营改增”试点,建筑业由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税率由原来的3%调整为11%。 营改增对施工合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税率变化: 由营业税3%变为增值税11%,税负看似增加,但由于增值税可以抵扣,实际税负可能降低。
计税依据变化: 由营业额变为销售额,需要区分价内税和价外税。
合同条款需要调整: 合同中涉及税费的条款需要进行相应修改,以适应营改增后的政策变化。
财务核算方式变化: 企业需要调整财务核算方式,以适应增值税的核算要求。
2. 营改增前后的税费差异及计算
(1) 营改增前
税种:营业税
税率:3%
计税依据:营业额
税额计算公式:营业税 = 营业额 × 3%
(2) 营改增后
税种:增值税
税率:11%
计税依据:销售额
税额计算公式:增值税 = 销项税额 - 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 = 销售额 × 税率
进项税额 = 购进货物或服务支付的增值税额
3. 营改增前施工合同的税费处理原则
对于营改增前签订,但执行跨越营改增时点的施工合同,其税费处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合同约定优先原则
如果合同中对营改增后的税费承担有明确约定,则应按照合同约定执行。
(2) 税负平衡原则
在合同没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应本着税负平衡的原则,合理分担税改带来的税负变化。
(3) 实际履行原则
按照合同实际履行情况,区分营改增前后的工程量,分别适用不同的税率和计税依据。
4. 常见争议及解决方法
(1) 税率适用争议
对于跨越营改增时点的施工合同,双方可能对适用何种税率产生争议。
解决方法:
首先应查看合同中是否有明确约定。
如果合同没有明确约定,则应根据工程实际完工时间确定适用税率。
对于无法明确区分的工程,可以协商确定一个合理的划分比例。
(2) 税负分担争议
营改增后,建筑业税率由3%提高到11%,双方可能对增加的税负如何分担产生争议。
解决方法:
首先应查看合同中是否有明确约定。
如果合同没有明确约定,可以协商解决,例如:
由发包方承担全部或部分新增税负。
双方按照一定比例分摊新增税负。
(3) 合同变更及结算争议
由于营改增的影响,双方可能需要对原合同进行变更,并在结算时产生争议。
解决方法:
尽量协商解决,对变更内容和结算方式达成一致。
可以借鉴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惯例。
必要时,可以寻求法律途径解决。
5. 案例分析
案例:
A公司与B公司于2016年3月签订一份工程施工合同,合同约定A公司承建B公司的一栋办公楼,合同总价款为1亿元,工程于2017年6月完工。合同签订时,建筑业适用营业税,税率为3%。营改增后,建筑业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1%。
问题:
该工程完工后,A公司应如何开具发票?B公司应缴纳多少税款?
分析:
该工程合同签订于营改增前,但完工于营改增后,属于跨越营改增时点的合同。根据实际履行原则,应区分营改增前后的工程量,分别适用不同的税率。
假设该工程在2016年5月1日前完成的工程量为20%,则:
2016年5月1日前完成的工程量适用3%的营业税率,应缴纳营业税 = 1亿元 × 20% × 3% = 600万元。
2016年5月1日后完成的工程量适用11%的增值税率,应缴纳增值税 = 1亿元 × 80% × 11% = 880万元。
A公司应分别开具营业税发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B公司共需缴纳税款1480万元。
营改增对施工合同的影响较大,企业需要充分了解相关政策规定,妥善处理合同执行过程中的税费问题。对于营改增前签订的施工合同,应本着合同约定优先、税负平衡、实际履行的原则,合理解决税费争议,确保双方利益的公平合理。
回复时间:2025-0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