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施工合同中腾退的规定
-
杜俊泓建筑结构工程师 兰州*荣建筑装饰工程公司
在建设施工过程中,腾退是指施工单位根据合同约定,对工程施工区域内的土地、房屋、构筑物等进行拆除或搬迁,为施工创造条件。本文将详细介绍建设施工合同中有关腾退的规定,解答常见问题。
问题 1:腾退的依据是什么?
回答:
腾退的依据是建设施工合同中约定的腾退条款。合同中通常会明确规定腾退的范围、期限、方式和责任等。
问题 2:腾退的范围包括哪些?
回答:
腾退的范围包括:
土地腾退:将工程施工区域内的土地交付给施工单位使用。
房屋腾退:拆除或搬迁工程施工区域内的房屋,包括民用建筑、工业厂房等。
构筑物腾退:拆除或搬迁工程施工区域内的构筑物,如围墙、围栏、道路、桥梁等。
其他障碍物腾退:清除工程施工区域内影响施工的树木、绿化、垃圾等障碍物。
问题 3:腾退的期限如何确定?
回答:
腾退的期限通常在合同中约定。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安排,合理确定腾退时间,并与相关单位协调配合,确保顺利腾退。
问题 4:腾退的责任由谁承担?
回答:
根据合同约定,腾退的责任通常由以下主体承担:
施工单位:负责组织实施腾退工作,包括拆除、搬迁、清理等。
发包单位:负责配合腾退工作,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
被腾退人:如房屋产权人、土地使用权人,负责配合腾退,搬迁个人财产等。
问题 5:腾退过程中的争议如何解决?
回答:
如果在腾退过程中发生争议,当事人可采取以下方式解决:
协商解决:当事人之间友好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调解解决:通过调解机构或第三方调解员协助,促成当事人达成和解。
仲裁解决:根据合同约定的仲裁条款,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诉讼解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依法审理并作出判决。
问题 6:腾退后场地如何移交?
回答:
腾退完成后,施工单位应将腾退场地移交给发包单位。移交时,双方应共同验收场地,确认场地符合合同约定的条件,并办理移交手续。
问题 7:腾退涉及的赔偿问题如何处理?
回答:
如果腾退涉及房屋拆迁或其他财产损失,施工单位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对被腾退人进行赔偿。赔偿金额应合理公平,并及时支付。
实例:
某建设施工合同中约定,施工单位负责腾退工程施工区域内的房屋。施工单位按期组织拆除房屋,并将拆除产生的建筑垃圾清理干净。由于房屋产权人未及时搬迁个人财产,导致拆除工作延误。后经协商,施工单位赔偿房屋产权人搬迁费用,并对延误造成的损失进行了补偿。
建设施工合同中腾退的规定明确了施工单位、发包单位和被腾退人的权利和义务,有利于保障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当事人应严格遵守合同约定,合理安排腾退工作,妥善处理腾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争议,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
回复时间:2025-0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