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实施民生水利工程
-
隆文昊地质勘测工程师 江门*泰建筑门窗有限公司
一、贵州水资源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贵州,地处长江和珠江上游,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受喀斯特地貌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主要挑战包括: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降雨集中在夏季,且年际变化大,导致旱涝灾害频发。
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 喀斯特地貌导致地表水渗漏严重,水资源储存和调配能力不足。
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压力大: 部分农村地区供水设施落后,水质不达标,季节性缺水问题突出。
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现象严重: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灌溉保证率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
二、民生水利工程建设的意义
实施民生水利工程,是贵州省委、省政府着眼全局、立足长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提高农田灌溉保证率,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抵御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保护生态环境: 推进水土流失治理,改善水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助力乡村振兴: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差距,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目标
贵州民生水利工程建设的目标是:到2025年,基本建成与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匹配、安全可靠的民生水利保障体系。具体包括: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 实现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全覆盖,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农田灌溉有效率显著提升: 新增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有效缓解农业旱灾损失。
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明显增强: 加强水库、堤防、水闸等水利设施建设,完善水旱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有效减轻水旱灾害损失。
四、民生水利工程建设主要内容
贵州民生水利工程建设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农村供水保障工程: 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实施规模化供水工程、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和分散式供水工程,完善农村供水管网,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
农田水利建设工程: 加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推广应用旱作节水技术。
水旱灾害防御工程: 加强水库、堤防、水闸等水利设施建设,完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提高水旱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实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恢复河流生态功能,改善水生态环境。
五、民生水利工程建设取得的成就
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生水利建设,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民生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达到99%以上,全面解决了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不断扩大,农业抗旱能力显著提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明显提升: 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防洪抗旱减灾能力显著增强,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六、民生水利工程建设未来展望
未来,贵州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不断加大民生水利工程建设力度,为推动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健全完善农村供水工程长效运行管护机制,加强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得成、管得好、长期发挥效益。
大力发展智慧水利: 加快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提升水资源监测预警、调度管理、应急处置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
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节水工业、节水服务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积极探索水利工程多元化投资机制: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形成多元化水利建设投融资机制。
贵州将持续推进民生水利工程建设,努力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的现代水网体系,为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利支撑。
回复时间:2025-05-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