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设计、施工、验收等过程中,室外挑檐建筑面积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在计算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实际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合法性。本文将介绍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为读者提供借鉴。
一、室外挑檐建筑面积的定义
室外挑檐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外墙面与上覆屋面之间架空部分的面积,包括悬浮在建筑物外墙面外部的飞檐、脊骨、屋脊等部分。挑檐面积的计算对于建筑物的设计与审批,以及用于外立面的施工、装饰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室外挑檐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1.挑檐面积计算基本原则
在计算室外挑檐面积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建筑物挑檐面积的计算应以建筑设计图纸上挑檐部分的实际展开形式为依据;
2)建筑物挑檐面积的计算应采用实地测量相结合的方法,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与合法性;
3)建筑物挑檐面积的计算应在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进行,避免发生人身或财产损害。
2.计算公式与方法
在计算室外挑檐面积时,应采用以下计算公式:
挑檐面积=(檐口边长+檐下前伸距离)×挑檐长度
其中,檐口边长是指从挑檐上端点到外墙面平面的垂线长度,檐下前伸距离是指挑檐下方与外墙面平面之间的距离,挑檐长度是指挑檐沿檐口方向的长度。
3.计算中的注意事项
在计算室外挑檐面积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室外挑檐面积计算中,只能计算走廊上方的挑檐面积,不能将阳台、窗台等其他部位的挑檐面积计入其中;
2)由于室外挑檐的形状各异,因此在计算时应采用实地测量的方法,并对形状复杂的挑檐进行分段计算;
3)若建筑物设计图纸上未明确标注挑檐长度、檐口边长、檐下前伸距离等参数,应按照国家或地方相关标准规范进行计算。
三、室外挑檐建筑面积计算标准
在国家及地方标准规范中,室外挑檐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和标准已得到明确规定。在进行计算时,应根据不同的地区和行业的规范要求,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室外挑檐建筑面积的计算是一个重要的任务,需要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合法性。建筑设计者、施工者、验收人员、监理人员等都应严格遵守标准规范,保证建筑物安全、美观、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