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是我国经济发展更快的省份之一,但由于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违法建筑扰乱了城市的建设秩序,在数个城市出现了大量的问题。浙江省政府针对违法建筑采取了一系列的整治措施,对违法建筑处罚相对人严惩不贷。
浙江省违法建筑的处罚措施
违法建筑是指未经批准、违反规划、超越标准、未经验收等违背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擅自建设的建筑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该法第六十二条、第九十五条规定,对于违法建设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要求违法建筑的相对人进行违法建筑处罚。
浙江省采用相对人治理的方式来处罚违法建筑行为,一些明显不配合的相对人还可以依法予以行政拘留。浙江省违法建筑处罚相对人的具体措施包括:责令停建、罚款、拆除、并处行政拘留等。
浙江省违法建筑处罚相对人案例
近年来,浙江省对违法建筑做出了例行整治,先后开展了市级、省级大调查,解决了大量违法建筑问题,采取惩罚措施来让违法建筑相对人付出代价。
2018年4月,宁波市海曙区针对二建区一工地发现一座无证建筑。经查,这是一栋14层的写字楼,开发商未提交设计文件和建设方案,在没有任何法定手续的情况下工地开始施工。经过调查处理,浙江省规划委员会、住房与城乡建设厅责令停工20天、罚款53万元。
2019年7月,温州市城乡集成化改造项目之六地块人行过街天桥发现,该天桥有明显的斜度并压缩了下方老旧楼房的空间。该违法行为引起了城市管理部门的注意,要求当地政府采取相应行动。经过整治,浙江省规划委员会、住房与城乡建设厅责令严格落实改造计划,同时罚款30万元。
违法建筑开发商该如何行动
违法建筑处罚相对人后,对开发商造成了不小的经济和信誉损失。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开发商应该妥善遵守法律规定,进行正当行为,办理证照审批,确定合理的工程经费,并尽可能在工程建设前预防和减少工程中的风险和问题,避免出现违法建筑的情况。
开发商需要认真阅读法律法规,确保规划、设计、建造和验收的所有环节合法合规,并妥善维护和利用违法建筑,做到“既要有建设,也要有保护,既要不断创造,也要不断管理与监督”。
在浙江省,违法建筑是不容忍的。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才能防止和处理违法建筑,在建设更美好的城市的同时维护良好的建设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