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物周围设置特种设备是建筑行业常见的情况。这些特种设备包括各种建筑机械、起重设备、照明设备等。但是在新建特种设备时,必须重视设备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那么,究竟有多重要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
为什么要保持特种设备与建筑物的安全距离?
1. 保障建筑安全
建筑物与特种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可以保障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如果特种设备建设不当且离建筑物过近,运作时会产生强大的振动和冲击,会对建筑物结构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2. 防范设备意外
特种设备如果离建筑物过近,会导致设备与建筑物间粘连,特种设备不仅会受到建筑物承重的影响,还容易发生突发意外,如倾斜、坠落等危险情况,对施工现场人员和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3. 保护环境
设备骨架、操作部件、变形振幅等对周边居民、环境甚至地铁、地下管道等周围建筑物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在城市繁华地段,振动和噪音不仅会影响周边居民工作和生活,还会影响地铁、地下水管网络,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可避免的影响和损失。
特种设备与建筑物安全距离如何确定?
特种设备安全距离的确定应借鉴当地政府发布的相关规章制度、建筑物结构类型、土地环境及风险状况等多种因素。一般采用“倍距法”,即特种设备较大幅度与建筑物最小安全距离的比值不应小于特种设备安全系数。一般建筑物最小安全距离可参照相关规章制度确定,在此基础上,根据特种设备的结构、使用情况、环境风险等不同情况,确定特种设备的安全系数,确定设备应与建筑物的安全距离。
怎样监测特种设备与建筑物的距离?
在特种设备和建筑物之间设置监测器材,实时监测设备和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变化,及时预警。该监测器材可以采用全自动无线监测设备、可编程控制器、汇聚控制器、操作终端等组成在线监测系统,通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终端节点控制、远程数据传输等一系列控制,对在使用中的特种设备、施工围挡等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特种设备与建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是保障建筑安全和施工人员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尤其是在城市区域使用特种设备时,更要考虑周边建筑物和环境的影响。在设备的选型、安装、施工和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确保特种设备和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并对距离进行稳定可靠的监测和预警,确保设备和周边建筑环境的安全和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