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是指政府采购机构或者其他依法履行政府采购职能的组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以购买货物、服务、工程等为目的,使用政府采购资金进行交易。
政府采购是国家重要的投资方式之一,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采购中标后,采购方和中标方会签订采购合同,但是在签订合同时,是否能违背实质性条款?
政府采购中标后的合同签订
政府采购中标后,需要签订采购合同。合同是双方约定权利义务关系的书面文件,是采购活动的核心文件,合同中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将影响采购活动的实施结果。
在合同中,约定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和交易内容,若中标方发生逃避合同履行、严重拖延履行、中途停止履行的情况,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政府采购违背实质性条款的风险
政府采购合同中应当包括合同履行条款、违约责任条款等内容,若违反实质性条款,将产生哪些风险呢?
合同的无效性问题。若中标方签订的合同违反了实质性条款,政府采购机构有权拒绝履行这样的合同,甚至可以将质量问题、安全事故等责任追溯到中标方身上。
可能会被质疑商业道德问题。拿不合理条款去协商,可能会失去双方商业互信,甚至引发法律或商业纠纷。
政府采购中标后如何避免违背实质性条款
尽管政府采购中标后是否能签订违反实质性条款的合同并没有明确规定,但是为避免风险,建议中标方在签订合同之前充分了解政府采购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遵守诚信原则,仔细审核合同条款,尽量避免违反实质性条款。
在签订合同时,中标方应当将风险分析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纳入合同,并遵守相关规定。同时,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中标方要注意履行合同条款,尽管有时一些条款令人困扰,但并不能避免合同的履行,及时沟通有助于规避合同履行期间产生的一些争议和纠纷。
政府采购中标后签订的合同,是双方约定权利义务关系的书面文件,中标方应当充分了解政府采购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遵守诚信原则,仔细审核合同条款,尽量避免违反实质性条款。合同是双方约定的法律文件,中标方应当认真执行,任何违反合同条款的行为会引发一定的法律风险和商业风险。中标方应当切实履行合同义务,以维护信誉、保障合格,实现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