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作为公共资源的配置方式,对于保障公共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政府采购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招投标资格门槛的降低,采购诚信度下降、不公平、不公正等问题日益突出。为避免这类问题,政府采购内控制度应运而生,其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加强采购诚信建设,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石,政府采购内控制度的首要目标是加强采购诚信建设,遏制采购领域的不当行为。具体规定包括:做好评标规则制定、中标人评审、供应商评价、履约管理等环节,确保供应商的评价和评标结果真实、合法有效;落实公开透明原则,及时公示招标、投标、中标、评审等信息,开展政府采购信用评价工作,实施奖惩措施,激励履约,惩戒违规行为,保障公平竞争,打造诚信公平公正的政府采购市场。
二、加强资金监管,防止贪污腐败
政府采购涉及大量资金,为防止贪污腐败,政府采购内控制度的第二个目标是加强资金监管。具体规定包括:健全采购资金管理体系,确保采购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规范性。采购资金管理应具备财务审核、预算管理、资金使用情况监管等环节。同时,采购组织人员应当遵守相关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规范职业行为,加强集体决策,杜绝腐败行为的发生。
三、提高采购品质,保障购买利益
政府采购的目的是为了购买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提高政府采购的品质水平是政府采购内控制度的第三个目标。具体规定包括:严格按照国家技术标准和采购需求,确保合同执行,严格设备验收和服务验收标准等。采购评价、履约管理和技术支持等环节也是保障采购品质的重要措施。
政府采购内控制度的目标是多方面的。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采购内控制度,可以实现政府采购领域的规范、公正、透明,并为广大供应商提供诚信、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促进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