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行业中,不同资质的企业分别具有不同的权益和责任。建筑企业资质是如何划分的呢?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一、资质划分的基本原则
建筑企业的资质划分,基本原则是按照企业规模、工程质量、资质信誉度等条件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得到等级,资质等级高低决定了企业的从业范围和工程规模,以及在招投标和竞争中的地位。
二、建筑企业资质等级
建筑企业资质等级共分为1至8级,其中1级为较出色别,8级为较低级别。不同等级企业的从业范围、从业资格、市场竞争能力等均有所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一级企业
一级企业相当于“国家队”,表示企业在资质信誉、从业经验、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表现较好,承担各类建筑工程高端项目,如高层建筑、桥梁、隧道、机场、港口等,可以进行总承包和总包的工程合同。
2. 二级企业
二级企业在行业中处于相对优势位置,其资质等级在多数情况下基本能够满足一般公共工程、高速铁路、地铁、桥梁等大型项目的要求。
3. 三级企业
三级企业在中小型工程市场竞争中占有很大比重,其经营领域主要为住宅、商场、厂房、医院等普通民用建筑工程。
4. 四级企业
四级企业在工程建设市场中处于劣势地位,其培训水平、管理模式等均有所欠缺,主要承接市政公用设施和房屋建筑等中小型工程。
5. 五级企业
五级企业的资质等级较低,只能承接一些小规模的工程建设,如园林绿化、地面铺装、装修装饰等项目。
6. 其他企业资质等级
另外,《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规定,还有6个特殊等级,分别为专项特级、专项一级、工程设计专业特级、工程设计专业一级、设计施工总承包专项二级和设计施工总承包专项三级。
三、资质评定的要求
建筑企业的资质评定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市场准入和注册
建立规范的资质准入机制,细化审批环节,完善资格认定程序,确保通过资质认定的企业具有合法、诚信的市场活动资格,从而加强对市场的监管。
2. 重视人员培训
资质评定不仅仅是对企业的考验,也是对企业员工的职业能力与素质的考验。加强人才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对保障企业资质需要长远思考。
3. 完善管理体系
企业应该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由此形成科学完善的管理。有能力的企业需要通过ISO认证、安全认证、环境认证等其他体系的认证。
4. 改善经营条件
建筑企业需要不断改善经营条件,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从而在资质评定中取得较高的成绩。这不仅包括物资设备投入,也包括建立完善的经营流程、优化人力资源等方面。
上面就是建筑企业资质的分类和要求。建筑企业的资质等级是衡量企业能力和市场地位的重要标志,更为重要的是,只有拥有严格的资质评定制度,才能让公众放心选取合适的建筑公司,创建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建筑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