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作为一座依水而建、因水而兴的城市,其水利工程建设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合肥水利工程国企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水利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合肥打造“五高地一示范”贡献了水利力量。本文将深入探讨合肥水利工程国企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未来展望等,展现其在保障水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 水润江淮,国企担当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合肥地处江淮之间,水网密布,水资源丰富,素有“千湖之城”的美誉。水利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对于保障合肥市供水安全、防洪安全、水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合肥水利工程建设的主力军,合肥水利工程国企始终秉承“兴水利、惠民生”的宗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水利工作的决策部署,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水利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合肥打造“五高地一示范”贡献了水利力量。
二、 砥砺前行:合肥水利工程国企发展历程回顾
合肥水利工程国企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一部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奋斗史,也是一部不断改革创新、砥砺奋进的壮丽史诗。
1. 初创阶段:奠定基础,服务民生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水利工程建设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合肥水利工程国企应运而生,积极投身到如火如荼的水利建设中。这一阶段,合肥水利工程国企主要承担了合肥市境内主要河流、湖泊的治理,以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任务,为保障农业生产、改善民生做出了重要贡献。
2. 改革开放:开拓进取,创新发展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合肥水利工程国企不断深化改革,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逐步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走出来,向市场化、专业化、现代化企业转型。这一阶段,合肥水利工程国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承揽了大量的城市供水、污水处理、水环境治理等项目,业务范围不断拓展,企业规模不断壮大。
3. 新时代: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合肥水利工程国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水利工作的决策部署,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升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三、 硕果累累:合肥水利工程国企主要成就
多年来,合肥水利工程国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利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1. 水资源开发利用:优化配置,保障供给
- 积极参与合肥市水资源配置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为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可靠的用水保障。
- 加强水资源节约和保护工作,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有效缓解了水资源供需矛盾。
- 参与建设了一批重点水源工程,如淠史杭灌区、巢湖水源地等,为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支撑。
2. 水生态环境保护:系统治理,修复生态
- 积极参与巢湖综合治理,实施了一系列水污染防治工程,巢湖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 大力推进河湖水系连通,修复水生态环境,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景观。
- 参与建设了一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项目,为合肥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贡献了力量。
3. 水利工程建设:精雕细琢,打造精品
- 承建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水利工程,如引江济淮工程、江淮分水岭水资源配置工程等,为提高合肥市水安全保障能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 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水平。
- 注重水利工程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发展,打造了一批集防洪、灌溉、生态、景观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水利工程。
四、 未来展望:合肥水利工程国企发展方向
展望未来,合肥水利工程国企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前十精神,认真落实水利部党组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不断开创合肥水利事业发展新局面。
1. 坚持党建带领,提升发展质量
-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企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2. 坚持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
- 深化国企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动水利工程建设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水利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3. 坚持绿色发展,促进人水和谐
-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
- 积极参与河湖治理和水环境保护,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 加强水文化建设,弘扬中华出色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水生态文明氛围。
4. 坚持服务民生,保障水利安全
- 始终把保障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洪抗旱减灾能力。
- 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 不断提升供水保障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水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