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峰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处武夷山脉西麓,水资源丰富,但同时也面临着水旱灾害频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等挑战。为解决这些问题,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横峰县实施了一系列水利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将详细介绍横峰水利工程的背景、主要项目、工程效益以及未来展望,展现其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横峰水利工程建设背景
横峰县地处信江中游,境内河流纵横,水资源总量较为丰富。然而,受地形气候影响,横峰县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汛期降水集中,易发洪涝灾害;枯水期降水少有,易发旱灾,严重制约着当地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
为破解水资源难题,保障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横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坚持“兴水治水,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发展理念,将水利工程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来抓,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多方筹措资金,大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横峰水利工程主要项目
横峰县水利工程建设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量力而行的原则,逐步形成了以防洪工程、灌溉工程、水生态治理工程为主体的水利工程体系。
1. 防洪工程
河道治理工程: 对境内主要河流信江、葛溪河等进行综合治理,加固堤防,疏浚河道,提高河道行洪能力,有效防御洪涝灾害。例如,近年来实施的信江横峰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不仅提升了防洪标准,还改善了城市水环境,打造了滨水景观带。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对县域内中小型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提高水库的防洪标准和蓄水能力,保障水库安全运行。
山洪灾害防治工程: 建设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开展山洪灾害风险评估,建设山洪沟治理工程和蓄水保土工程,有效减轻山洪灾害损失。
2. 灌溉工程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 对现有大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提高灌溉效率,扩大灌溉面积,保障农业生产用水。
中小型灌区建设工程: 新建一批中小型灌区,解决部分地区灌溉水源不足的问题,提高农业灌溉保证率。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推广应用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节水增效。
3. 水生态治理工程
河湖水系连通工程: 通过建设引水渠、涵闸等设施,实现河湖水系连通,改善水生态环境,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 开展水土保持林建设、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三、横峰水利工程取得的效益
经过多年的建设,横峰水利工程体系日益完善,为保障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1. 显著提高了防洪抗旱能力
水利工程建设有效提升了横峰县的防洪抗旱能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横峰县成功抵御了多次洪涝灾害,有效减轻了旱灾损失,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 有力支撑了农业农村发展
水利工程建设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保障,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灌溉面积的扩大和灌溉效率的提高,有效保障了粮食安全,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
3. 显著改善了生态环境
水利工程建设与水生态治理相结合,有效改善了横峰县的生态环境。河湖水质得到提升,水生态环境得到恢复,为建设美丽横峰奠定了坚实基础。
4. 促进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水利工程建设为横峰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水资源保障;水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了旅游业发展;水利工程建设本身也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四、横峰水利工程未来展望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横峰县将继续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建设美丽幸福现代化横峰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利支撑。
1. 加强水资源管理
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水资源保护,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防止水资源过度开发。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2. 推进智慧水利建设
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建设智慧水利平台,提高水利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水资源的实时监测、预警和调度。
加强水利科技创新,推广应用先进的水利技术,提高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平。
3. 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水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加强河湖管理保护,推进河湖长制落地见效,维护河湖健康生命。
加强水文化建设,弘扬节水护水意识,营造全民参与水利建设的良好氛围。
横峰水利工程是横峰人民治水兴水的生动实践,是横峰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