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位于河南省北部,是豫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制约鹤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鹤壁市高度重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谋划实施了一批大型水利项目,为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坚实的水利保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 鹤壁水资源现状与挑战
鹤壁市地处海河流域,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
水资源总量不足: 年均水资源总量仅为6.5亿立方米,且时空分布不均。
水资源利用率低: 农业用水占比高,工业和城市用水效率有待提高。
水生态环境脆弱: 部分河流存在断流现象,水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面对水资源短缺的严峻挑战,鹤壁市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大力实施水资源配置工程、水生态修复工程等,努力构建现代水网体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二、 鹤壁大型水利项目概览
近年来,鹤壁市围绕“构建完善的城市水网体系,保障城乡供水安全”的目标,规划建设了一批具有重大意义的大型水利项目。这些项目主要包括:
(一) 引水调水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鹤壁段: 作为国家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鹤壁市提供了重要的水源保障。鹤壁市积极争取南水北调水资源配置指标,并配套建设了相应的输水管道和水厂,有效缓解了城市用水紧张局面。
引黄入鹤工程: 该工程从黄河小浪底水库引水,是鹤壁市重要的战略性水源工程。通过该工程,可以有效补充鹤壁市水资源不足,改善水生态环境。
(二) 水资源配置工程
鹤壁市“四水同治”工程: 该工程包括“引、蓄、提、调、节、排”等多项措施,旨在构建完善的城市水网体系,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鹤壁市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工程: 该工程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通过水系连通、河道治理、生态修复等措施,打造水清岸绿的水美乡村。
(三) 水生态修复工程
淇河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淇河是鹤壁市的母亲河,近年来,鹤壁市大力实施淇河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通过河道清淤、生态护岸建设、水质净化等措施,使淇河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
鹤壁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 该工程以水土流失治理、生态修复、水源涵养为重点,通过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有效提升了水土保持能力,改善了生态环境。
三、 鹤壁大型水利项目的意义与影响
鹤壁市大型水利项目的建设,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一) 提高供水保障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大型水利项目的实施,有效缓解了鹤壁市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了供水保障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支撑。
保障城乡供水安全: 大型水利项目的建成,有效解决了鹤壁市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问题,为城市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保障。
促进农业增产增效: 通过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提高了农业用水效率,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保障了粮食安全。
(二) 改善水生态环境,建设美丽鹤壁
大型水利项目的建设,对改善鹤壁市水生态环境,建设美丽鹤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恢复河流生态功能: 通过实施河道治理、生态修复等措施,改善了河流水质,恢复了河流生态功能,打造了水清岸绿的生态景观。
提升城市品位: 水利项目的建设,为城市增添了水域景观,提升了城市品位,增强了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 改善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大型水利项目的建设,不仅解决了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还改善了水生态环境,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解决饮水安全问题: 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水利项目的建设,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四、 展望未来:持续推进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面对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鹤壁市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水利工程补短板、水资源管理强监管、水生态环境优治理”为抓手,持续推进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坚持节水优先方针,大力发展节水型产业,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以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治理,持续推进河湖生态修复,打造水清岸绿的生态廊道。
加强智慧水利建设: 加快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提升水利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为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