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袤的土地上,有一项水利工程如同一条银色的巨龙,横亘在黄河之上,它就是他拉哈水利工程。这座集灌溉、防洪、发电、供水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利枢纽,不仅为宁夏平原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也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他拉哈水利工程进行详细介绍,展现这座工程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一、工程概况
他拉哈水利工程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境内,地处黄河上游“最后一个峡谷”——青铜峡峡谷的出口处。工程主要由拦河坝、泄洪建筑物、引水建筑物、发电厂房等组成。其中,拦河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高147米,坝顶长337米,是黄河上游第一座超过100米的高坝。
他拉哈水利工程于1999年9月开工建设,2006年10月首台机组发电,2007年12月工程全部竣工。工程总投资约103亿元人民币,总库容5.44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266万亩,其中宁夏180万亩,内蒙古86万亩。
二、工程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黄河是宁夏的母亲河,为当地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然而,黄河水量季节分配不均,汛期洪水泛滥,旱季水量不足,严重影响了宁夏平原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为了有效解决宁夏水资源短缺问题,充分利用黄河水资源,国家决定在黄河上游修建他拉哈水利工程。该工程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保障宁夏平原灌溉用水,促进农业增产增收。使宁夏灌区灌溉保证率从0.5提高到0.85以上,有效解决了180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为宁夏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水利保障。
有效控制黄河洪水,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他拉哈水库具有强大的防洪调蓄能力,可以有效控制黄河上游来水,降低宁夏平原的洪水威胁,为下游防洪安全提供保障。
开发利用黄河水能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他拉哈水电站装机容量为128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59.53亿千瓦时,为宁夏及周边地区提供了清洁能源,对优化能源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他拉哈水库的建成,有效改善了黄河宁夏段的生态环境,增加了水域面积,提高了地下水位,为沿河地区生态恢复和环境改善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工程建设中的技术创新
他拉哈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克服了诸多技术难题,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创新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坝基础处理技术。 他拉哈水库坝址区地质条件复杂,为确保大坝安全稳定,工程采用了多种先进技术对坝基进行处理,有效解决了高坝基础的渗漏和稳定问题。
大坝混凝土温控技术。 他拉哈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混凝土浇筑量巨大,温控问题是工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工程采用了先进的温控技术,有效控制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确保了大坝的质量和安全。
大型泄洪消能技术。 他拉哈水库泄洪量大,消能问题是工程设计的关键。工程采用了先进的泄洪消能技术,有效降低了泄洪对下游河道的冲刷,确保了泄洪安全。
四、工程效益
他拉哈水利工程建成以来,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成为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经济效益显著。为宁夏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据统计,工程灌区每年可新增粮食产量10亿公斤以上,新增经济效益达百亿元以上。同时,水电站的建成,为当地提供了清洁能源,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社会效益突出。有效保障了宁夏平原的防洪安全,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工程还带动了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生态效益明显。改善了黄河宁夏段的生态环境,增加了水域面积,提高了地下水位,为沿河地区生态恢复和环境改善创造了有利条件。
他拉哈水利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黄河上游建设的一座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它的建成,不仅解决了宁夏平原长期以来的缺水问题,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随着工程效益的不断发挥,他拉哈水利工程必将为宁夏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