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设施工合同中,发包人与承包人之间发生纠纷时,承包人往往只能选取诉讼发包人。这是由于我国《民法典》第718条的规定,即承包人在建设工程施工中造成他人损害的,发包人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原因
承包人只能诉讼发包人主要有以下原因:
连带赔偿责任:《民法典》第718条规定,发包人对承包人造成的损害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意味着发包人与承包人对受害人负有共同的赔偿义务。
主导地位:发包人通常是工程项目的业主或委托方,在项目中处于主导地位。发包人负责工程项目的策划、设计、招标、承发包等环节,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负有最终责任。
举证困难:承包人若直接诉讼受害人,需要承担举证责任,证明受害人损害是由于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这对于承包人来说往往比较困难。
诉讼程序
承包人诉讼发包人时,需要遵循以下诉讼程序:
1. 提起诉讼:承包人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并提交起诉状,说明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2. 立案受理:法院审查起诉状后,决定是否受理案件。
3. 应诉答辩:发包人收到法院传票后,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答辩状,说明自己的意见和理由。
4. 证据交换:双方当事人交换证据,包括合同、施工资料、鉴定报告等。
5. 开庭审理:法院组织开庭审理,双方当事人陈述意见,举证质证。
6. 调解或判决:法院根据证据和法律规定,对案件进行调解或判决。
诉讼策略
承包人诉讼发包人时,可以采取以下诉讼策略:
收集证据:充分收集合同、施工资料、工程验收报告等证据,证明发包人的过错。
明确诉讼请求:明确要求发包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并提出具体的赔偿金额。
找准诉讼时效:诉讼时效从损害发生时起计算,一般为三年。承包人应及时提起诉讼,避免时效丧失。
寻求法律援助:承包人可以聘请律师代理诉讼,获得专业指导和帮助。
法律后果
法院判决发包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后,发包人将承担以下法律后果:
赔偿损失:发包人需要向受害人赔偿因工程施工造成的损失。
承担违约责任:发包人违反建设施工合同,可能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如支付违约金、赔偿承包人的损失等。
信誉受损:诉讼判决会对发包人的信誉造成损害,影响其未来的工程项目合作。
案例分析
案例一:
甲公司承包乙公司一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承包人因操作不当造成一名工人死亡。受害人家属向承包人和发包人提起诉讼。法院判决发包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赔偿受害人家属损失。
案例二:
丙公司委托丁公司进行房屋装修。装修完成后,房屋出现渗水问题。丙公司向承包人提出索赔,但承包人拒绝承担责任。丙公司遂向发包人提起诉讼。法院查明,渗水问题是由发包人提供的材料质量不合格造成的。最终,法院判决发包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赔偿丙公司的损失。
建设施工合同中,承包人只能诉讼发包人是由于发包人的连带赔偿责任、主导地位和举证困难等原因。承包人诉讼发包人时,应做好诉讼准备,收集证据,找准诉讼时效,寻求法律援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