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与施工联合体承包合同是指由一家具有工程管理经验的单位和一家具有施工能力的单位组成的联合体,与建设单位签订的,由联合体共同承包工程项目的建设以及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的协议。这种承包模式充分发挥了管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各自的优势,有利于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一、 适用范围
管理与施工联合体承包合同适用于以下工程项目:
技术复杂、难度大、工期紧的工程项目;
建设单位自身管理能力薄弱,需要借助外部力量进行项目管理的工程项目;
采用EPC、PMC等新型承包模式的工程项目。
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三、 合同主体
管理与施工联合体承包合同的当事人包括:
发包人(建设单位):拥有工程项目的所有权或使用权,负责项目投资、立项、报建等工作。
承包人(联合体):由管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组成,共同承担工程项目的建设和施工管理工作。其中:
管理单位:负责工程项目的整体策划、设计管理、招标采购、施工管理、质量安全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等工作。
施工单位:负责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技术方案实施、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等工作。
四、 合同内容
管理与施工联合体承包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工程概况:工程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规模、结构类型、设计标准、质量等级、工期要求等。
2. 承包范围:联合体承包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设计阶段:协助发包人完成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审查,提出优化建议;
招标采购阶段:编制招标文件,组织招标,参与评标,协助发包人签订相关合同;
施工阶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进行质量安全管理,控制工程进度和成本;
竣工验收阶段: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办理工程结算等。
3. 合同价格和支付方式:工程总价款、付款方式、预付款比例、进度款支付节点、结算方式等。
4. 工程质量和工期:工程质量标准、质量保修期、工期目标、工期延误责任等。
5. 安全生产: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措施、安全生产费用、安全事故处理等。
6. 双方权利义务:
发包人权利义务:
负责办理工程项目立项、报建等手续;
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
协调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对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检查。
承包人权利义务:
按照合同约定组织工程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
按时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做好工程资料的收集总结和归档工作;
接受发包人的监督检查。
7. 违约责任:双方应明确各自的违约责任,例如工期延误、工程质量不合格、安全事故等情况的处理方式和赔偿标准。
8. 争议解决方式:双方可选取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
五、 合同的签订和履行
1. 合同的签订:管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应首先签订联合体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承担方式。然后,联合体与发包人签订管理与施工联合体承包合同。
2. 合同的履行:联合体应按照合同约定,认真履行各自的义务,确保工程项目顺利进行。
六、 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1. 合同的变更: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出现以下情况,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法律、法规发生变化;
工程建设条件发生重大变化;
双方协商一致的其他情况。
2. 合同的解除:出现以下情况之一,任何一方均可解除合同:
另一方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经催告后仍不改正的;
由于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的;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七、 注意事项
1. 组建联合体:选取合作伙伴时,应注重考察对方的资质、实力和信誉,确保联合体能够具备完成工程项目的能力。
2. 明确责任划分:联合体内部应签订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承担方式,避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推诿扯皮的情况。
3. 加强沟通协调:管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加强沟通协调,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4. 严格履行合同:双方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避免发生违约行为。
管理与施工联合体承包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工程承包模式,有利于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在签订和履行管理与施工联合体承包合同时,应注意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确保合同的合法有效,保障各方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