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公路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举措。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创建美丽公路特色项目,以实现公路与自然、旅游的深度融合,打造出一批“畅安舒美”的示范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一、 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对出行品质的要求日益提升,“美丽公路+”理念应运而生。美丽公路建设不仅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更是生态文明建设、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
1.1 政策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为美丽公路建设指明了方向。
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推进“美丽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为美丽公路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
各级政府相继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推动美丽公路建设。
1.2 现实意义
提升公路服务品质: 改善路域环境,提升公路安全性和舒适性,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出行体验。
助力乡村振兴: 发展公路旅游、特色产业,带动沿线群众增收致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生态环保、景观优美的公路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传承出色文化: 挖掘公路沿线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提升公路文化内涵。
二、 指导思想与原则
2.1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的重要论述,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将“美丽公路+”融入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全生命周期,打造“畅安舒美”的示范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交通运输保障。
2.2 基本原则
坚持规划带领,突出地方特色。 科学编制美丽公路建设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等相衔接,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打造各具特色的美丽公路。
坚持生态优先,注重环境保护。 将生态环保理念贯穿美丽公路建设全过程,加强路域环境整治,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实现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服务品质。 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需求为导向,完善公路服务设施,提升公路安全性和舒适性,打造安全、便捷、舒适、美丽的公路出行环境。
坚持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推动美丽公路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公路旅游精品线路,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坚持共建共享,凝聚发展合力。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美丽公路建设,鼓励沿线群众参与美丽公路管护,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三、 目标任务
3.1 总体目标
到2025年,初步建成布局合理、生态环保、景观优美、特色鲜明、安全舒适的美丽公路体系,打造一批“畅安舒美”的示范路,有效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人民群众对美丽公路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3.2 具体目标
路域环境明显改善。 公路沿线绿化美化水平显著提升,路域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违法建筑、非公路标志标牌得到有效清理,公路沿线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
公路安全水平显著提升。 公路安全设施更加完善,交通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治理,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群众安全出行得到有效保障。
服务设施更加完善。 公路服务区、停车区、观景台等服务设施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服务更加优质,能够满足群众多样化出行需求。
特色项目亮点纷呈。 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公路示范项目,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有效带动公路沿线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
四、 重点任务
4.1 打造“主题鲜明”的美丽公路
红色旅游公路: 依托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红色主题突出、文化内涵丰富的红色旅游公路。完善沿线红色旅游标识系统,建设红色旅游驿站、红色文化体验馆等配套设施,开发红色旅游线路,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乡村振兴公路: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环境优美、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公路。完善公路沿线绿化美化,建设特色景观节点,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生态旅游公路: 依托自然生态资源,打造生态环境优美、旅游体验舒适的生态旅游公路。加强公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停车区、观景平台等设施,开发生态旅游线路,发展生态旅游产业。
文化体验公路: 依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底蕴深厚、体验感强的文化体验公路。完善沿线文化标识系统,建设文化驿站、博物馆等配套设施,开发文化体验线路,传承和弘扬中华出色传统文化。
4.2 实施“四大工程”
路域环境提升工程: 开展公路沿线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清理违章建筑、非公路标志标牌,规范公路用地范围内设施设置。加强公路绿化美化,打造“一路一景、四季有景”的公路景观。
公路安全保障工程: 完善公路安全设施,加强重点路段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提升公路安全防护能力。推广应用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提高公路安全管理水平。
服务品质提升工程: 优化公路服务设施布局,提升服务区、停车区、观景台等服务设施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鼓励发展“公路+”新业态,丰富公路服务产品供给。
融合发展促进工程: 推动美丽公路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公路旅游精品线路,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五、 保障措施
5.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美丽公路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美丽公路建设工作。
各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美丽公路建设。
5.2 加大资金投入
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支持美丽公路建设。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美丽公路建设,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5.3 强化科技支撑
加强美丽公路建设关键技术研究,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提升美丽公路建设管理水平。
5.4 营造良好氛围
广泛宣传美丽公路建设的意义和成效,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美丽公路建设,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美丽公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相信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美丽公路建设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为建设交通强国、美丽中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七、 附件
美丽公路创建特色项目方案编制指南
美丽公路建设技术指南
美丽公路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