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合同审价是指对工程建设项目合同中涉及造价的各个方面进行审查和评价,以确定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保障合同各方合法权益的一项专业性工作。它贯穿于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从项目立项到竣工结算,都需要进行合同审价。
一、 主要内容
工程合同审价的主要内容包括:
招标控制价的审查: 审查招标控制价的编制依据、计算方法、取费标准等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以及市场行情;
投标报价的分析: 分析投标报价的合理性、竞争性,识别潜在风险,为招标人选取中标人提供借鉴依据;
合同价款的确定: 在合同谈判阶段,对合同价款的组成、计价方式、支付方式等进行审查和协商,确定最终的合同价款;
工程变更及索赔的处理: 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更和索赔进行审查和评价,确定合理的价款调整;
工程结算的审核: 审核工程结算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合规性,核实工程量,确定最终结算款。
二、 法律依据
我国工程合同审价的主要法律依据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
《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
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三、 主要方法
工程合同审价常用的方法包括:
1. 审查对比法: 将被审计的合同文件与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定额标准、市场价格等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分析原因,判断其合理性。
2. 工程量计算法: 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对工程量进行计算,核实工程量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 成本加酬金法: 对工程的各项成本进行核算,并加上合理的利润,确定工程造价。
4. 市场询价法: 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工程材料、设备、人工等的价格信息,为工程造价的确定提供借鉴。
5. 专家评审法: 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工程造价进行评审,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 工作流程
工程合同审价的一般工作流程如下:
1. 委托阶段: 建设单位或其他委托方与工程造价询问机构签订委托合同,明确审价范围、内容、时间、费用等事项。
2. 准备阶段: 收集相关资料,包括工程合同、设计文件、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工程量清单、施工组织设计、材料设备价格信息等。
3. 审价阶段: 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工程造价进行审查和评价,出具审价报告。
4. 沟通阶段: 与委托方进行沟通,解释审价结果,解答疑问。
5. 后续服务: 根据委托方的需求,提供相关的后续服务,如协助办理结算、提供询问等。
五、 重要意义
工程合同审价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维护合同各方合法权益: 通过对工程造价进行审查和评价,可以保证合同价款的合理性和准确性,防止出现高估冒算、虚报工程量等问题,维护合同各方的合法权益。
2. 提高投资效益: 合理的工程造价可以有效控制工程投资,提高投资效益。
3. 促进工程质量: 通过对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可以避免因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问题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
4. 推动建筑市场健康发展: 工程合同审价可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建筑市场健康发展。
六、 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工程合同审价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化建设: 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 BIM 技术、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提高工程合同审价的效率和精度。
2. 全过程造价控制: 从项目立项开始就介入工程造价管理,实现全过程造价控制。
3. 专业化发展: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工程造价询问机构的专业化水平。
4. 国外化发展: 积极参与国外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提升我国工程造价询问机构的国外竞争力。
工程合同审价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合同各方合法权益、提高投资效益、促进建筑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工程合同审价也将不断发展和完善,为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