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政府绩效中标是指中山市各级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及其他使用财政资金的单位,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其项目支出、政策实施、部门履职等方面进行科学、公正、客观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预算安排、优化资源配置、改进管理方式的一种制度安排。
一、背景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政府职能发生深刻转变,财政支出规模持续扩大,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中山市政府积极探索和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工作,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不断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二、主要内容
中山市政府绩效中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绩效目标设定: 在项目或政策实施前,设定清晰、可衡量、可实现的绩效目标,明确预期产出和效益。
绩效指标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可操作的绩效指标体系,对项目或政策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量化评价。
绩效评价方法: 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项目或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改进管理、优化决策、完善政策的重要依据,并与预算安排、资源配置等挂钩。
三、主要方式
中山市政府绩效中标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公开招标: 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取具有资质和经验的第三方机构承担绩效评价工作。
竞争性谈判: 针对一些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的项目,采用竞争性谈判的方式选取合适的第三方机构。
邀请招标: 邀请一定数量的第三方机构参与投标,从中选取较优者。
政府购买服务: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绩效评价工作。
四、主要流程
中山市政府绩效中标一般按照以下流程进行:
1. 项目立项: 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提出项目立项申请,并编制项目预算。
2. 绩效目标申报: 项目单位在申请预算资金时,同步申报项目绩效目标,明确预期产出和效益。
3. 绩效目标审核: 财政部门对项目绩效目标进行审核,确保目标清晰、可衡量、可实现。
4. 组织实施: 项目单位按照批准的预算和绩效目标组织项目实施,并收集相关数据资料。
5. 开展绩效评价: 财政部门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出具绩效评价报告。
6. 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财政部门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对项目预算进行调整,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主要意义
中山市政府绩效中标的实施,对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优化资源配置、改进政府管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通过绩效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价,可以有效避免资金浪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绩效评价结果,可以科学合理地配置财政资源,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
改进政府管理: 通过绩效评价,可以发现政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政府部门改进管理、提高效率。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通过绩效评价,可以促进政府部门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六、未来展望
未来,中山市政府将继续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不断完善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等环节,构建更加科学、规范、高效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为推动中山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
主要措施包括:
完善绩效目标管理: 强化事前绩效评估,将绩效目标融入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绩效目标的科学合理。
加强绩效运行监控: 建立健全绩效运行监控机制,及时跟踪项目实施进度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对偏离绩效目标的项目及时预警和纠正。
深化绩效评价改革: 不断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提高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的“指挥棒”作用。
强化结果应用: 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干部考核等挂钩,形成“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激励约束机制。
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中山市政府绩效管理工作必将取得更大成效,为中山市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