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政策资讯

南昌市持续为人才提供政策支持和优惠服务

做好“引育用留”文章 厚植人才发展沃土

聚焦打造人才友好型城市、青年发展型城市,近年来,我市不遗余力引资源、优服务,通过出台服务人才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发放实实在在的消费福利、申报便捷的各类补贴,以及开通人才政策答疑服务热线等方式,为人才提供政策支持和优惠服务,让城市成为人才宜业宜居的乐园。

“真金白银”支持

来自抚州的何官华,大学毕业后选择在南昌高新区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西研究院就职,通过高新人才码,他享受到了很多优惠便利。

“每天上班前,我习惯喝上一杯咖啡,购买时,我只需出示人才码,就可以享受价格优惠。而且,用人才码骑行共享单车免费,地铁也可以享受一分钱出行的优惠。”南昌给予人才的福利和关怀,坚定了何官华留在南昌发展的决心。

据了解,去年我市正式启用的高新人才码,为人才提供了“吃住游乐购”一站式优惠服务。高新人才码小程序里包括了公共服务、人才福利、优惠等5个方面,涵盖了20项场景,小到餐饮、住宿、美容美发、停车加油,大到智能家居、金融产品等,都可以通过小程序获得优惠。

据了解,所有在南昌高新区就业创业的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才,以及取得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才,都可以申请认证使用高新人才码。截至目前,高新人才码合作门店超1400家,用户数超过5.2万。

去年,南昌新“人才10条”出台,一揽子补贴掷地有声。我市支持青年人才在昌创业就业,对大学生和高级技师、技师来昌工作,首次在昌缴纳社保的,按照全日制博士和全日制硕士、高级技师和全日制本科、技师分别给予每人生活补贴10万元、3万元、1万元;为来昌求职大学生等提供最长3个月免费住宿,此外还有租房补贴、购房补贴等;积极支持人才创业团队来昌创办企业,支持企事业单位引育高层次人才,支持博士后在昌入站并留昌就业。

依托“昌通码”小程序的“优惠政策直达”应用,我市实现人才政策“一网查询”,并通过个人诚信申报、用人单位审核、系统智能审批,实现生活补贴、租房补贴、购房补贴等人才政策“免批秒兑”,提升人才奖励补贴申领体验。同时,优化兑现平台数据分析、短信推送、企业查询等功能,建立部门协同等工作机制,不断提升人才服务水平。

用心用情服务

为促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交流互动,我市创新“双高”人才联谊活动模式,激发“双高”人才创新创业热情,进一步提升“双高“人才对南昌的认同感、融入感、归属感。

在2024年南昌市“双高”人才主题联谊活动中,市人社部门邀请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实地参观南昌地铁文化馆。南昌地铁有关负责人就南昌地铁工程建设、运营服务及企业发展背后的故事进行详细介绍,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就地铁文化、科技及发展等内容展开了交流探讨。活动中,“双高”人才充分感受了南昌地铁的发展脉络和发展成果,并就轨道交通未来的发展展开交流探讨。此次活动为南昌“双高”人才培养拓宽了交流平台,促动“双高”人才主动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近日,在青云谱区举办的青年人才交友活动中,来自机关、企事业单位的120余位青年人才参加了轻松有趣的破冰游戏等活动。活动现场共有6对嘉宾互选成功。

一直以来,我市持续关注青年人才婚恋需求,采取符合青年兴趣特点的交友方式,为单身青年人才牵线搭桥,提升青年人才归属感,让更多青年人才选择南昌、扎根南昌、建设南昌。

“我想了解博士后留昌就业补助方面的问题”“稍等,我们这边转接人才服务专席为您详细解答”……我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开通了人才服务专席,通过市委人才办、市人社部门和热线运营中心的互动,依托平台系统和持续完善的人才服务政策库,给通过热线咨询求助的人才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优质服务。同时,我市部分县区已开通人才政策答疑服务热线,各相关部门指定联系人解答各类人才问题。

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免费体检服务;搭建研修平台,分层次、分类别开展企业管理人才培养;举办重点企业人力资源总监、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级研修培训班,打造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强化政企联系,提升企业和机构引才、育才、留才的意识和能力……我市打出系列引才、留才、育才、用才组合拳,稳步提升人才人事服务,强化“引育留用”,抓好人才政策兑现工作,为人才提供全方位、精细化服务,不断培养壮大各类人才队伍,把更多的优秀人才聚集到南昌的各项事业中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助推南昌经济高质量发展。(洪观新闻记者 徐景)

 

原文地址:http://zjj.nc.gov.cn/nczfbzglj/fgxw/202407/0625fe8ebfc1403cb1c805183300dbf4.shtml

温馨提示温馨提示:以上数据根据互联网公开信息整合而成,仅供用户参考。建议您使用前再次确认数据真实准确性,您的任何决策由您自行承担风险。免费咨询入口

上一篇:日照市组织参加住建部办公厅城建档案工作视频远程培训会议
下一篇:南昌3家“小巨人”企业将继续获中央财政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