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扎实推进全域海绵城市建设
2021年,我市成功申报首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三年来,我们持续发扬“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把海绵城市融入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点线面源综合施策,山湖林草统筹治理,建管养护齐头并进”的长治模式和“以管促建,以建带产,产城融合”长治经验,连续两年获得绩效考核A档评价。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对海绵城市的系列讲话和重要指示要求,持续完善全域河湖水系的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体系,加快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步伐,依托“领导组+海绵办+海绵科+海绵中心”四级管理机制,层层明确责任分工,加强高位推进,横向联动、纵向延伸,实施全域管控;四区八县以及经开区、高新区全部成立领导组并印发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宣传培训、现场指导、年度考核,培养了一批能管海绵、会管海绵的批建管队伍和深谙海绵城市业务技能的设计、施工队伍,建成了一批精品项目。
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水是城市发展的命脉,我们在海绵城市推进中以保障排水防涝安全为核心,统筹兼顾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以系统化实施方案为抓手,梳山理水,统筹流域区域、城市、片区各个层级,构建长治大、中、小海绵体系,充分结合东山—西水—中城自然格局,提出“东山涵养、西水培养、中城调养”的协同治理思路。以“源头减排”为主要措施,不断巩固具有水安全保障、水环境净化、水生态涵养等功能的海绵系统骨干框架,彻底保障城市排水防涝安全与水环境质量稳定。充分利用中央海绵城市专项资金的撬动作用,积极争取省级财政资金,强化市级资金的配套,严格资金规范使用,开工建设工程项目102个,完成海绵部分投资40余亿元。
强化示范引领,打造响亮城市名片
海绵城市建设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带动了本地一批海绵型设计、施工、研发生产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海绵城市建设提高了我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CCTV1、CCTV13、中央财经报、山西日报、山西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长治电视台、长治日报等媒体多次宣传报道我市海绵示范城市建设成效;河南开封、河南安阳、内蒙古呼和浩特、陕西延安、山西晋城、湖北襄阳、辽宁葫芦岛等20多个城市,以及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专家,先后来到我市考察、交流海绵城市建设经验,我市海绵城市名片越发响亮,真正带动了中部、西部、北部城市海绵城市建设。
完善体制机制,保障项目全过程管控
我们在全省率先完成了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立法,完善了规划、建设、管理、运维机制,开展了绩效考核,夯实了责任任务,确保我市海绵示范城市建设高效推进,兑现了申报承诺。统筹推进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入选住建部最近发布的《海绵城市建设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
海绵城市不是一朝一夕完成,我们将守正笃实、久久为功,持续宣贯落实《长治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坚持项目导向、效果导向,强化项目规划和前期准备,切实增强服务保障,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长期推进落实下去,继续打造具有北方特色的海绵型城市,为我市加快建设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居目的地蓄势赋能。
原文地址:https://zjj.changzhi.gov.cn/xwzx/gzdt/202406/t20240628_2922604.html

上一篇:六盘水市中心城区川心排洪沟改造项目建设管理(代建)服务竞争性磋商公告
下一篇:广西推行高效办成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 推动“全链通办” 简化水电气网报装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