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上城区紫阳街道四步走持续助力垃圾分类 推进小区品质提升
垃圾虽小,却牵着民生,连着文明,垃圾分类因此成为推动绿色发展的大事。管理好、维护好垃圾分类工作,是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的重要议题。杭州市上城区紫阳街道立足实情,精准施策,下足功夫,以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打造康都紫轩示范小区样板,探索实践垃圾分类工作方式方法,助力形成垃圾分类工作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
实干补短,完善垃圾设施提升。康都紫轩小区推进点位提升改造,以标准化建设改善投放点整体环境,在保障垃圾房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植入零碳理念。工作人员在垃圾房周边、屋顶种植桂花、竹等多种花木,增设了垃圾房屋顶雨水收集功能;开辟了旧物置换区与亲子活动区,可开展专业科普课程,增设了生活垃圾发酵设施,变废为肥;在顶部设置了钢花玻璃环廊,成为新时代小区生活品质的美学地标。
制度加持,构建全链条制度保障。根据康都紫轩小区的实际情况,街道、社区、物业、业委会等多次召开垃圾分类工作会议,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垃圾分类工作规程与管理体系。通过落实物业监管责任,逐级逐层将责任传达到位,同时通过定期培训,将垃圾分类作业标准传达给专管员、保洁员。街道社区按照日巡查、周覆盖的标准,对各小区进行高频次的督查,切实提高了垃圾分类工作质量和水平。
执法护航,监督分类治理精细化。紫阳街道紧扣工作实际,突出党建引领功能,创新探索“制度+队伍+执法”三位一体垃圾分类“监督模式”,依托网格化工作手段和“党员先锋”工作力量,逐步形成“街道取证—联动执法—效果跟踪”管理闭环,打好“柔性管理+刚性执法”组合拳,持续开展“执法督察进小区”工作,发放宣传资料,指导分享垃圾分类小窍门,调动小区居民参与热情。
另外,小区借助信息化手段,结合配套的垃圾分类智能设备,有效推动垃圾分类收集效率,同时依托现有网格化管理体系,通过微信群、电子屏和宣传公告栏发布动态等多渠道宣传,积极推广数字化管理模式,确保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工作长效开展。(杭州市上城区紫阳街道 供稿 编辑 蔡璟瑾)
原文地址:https://jst.zj.gov.cn/art/2024/7/4/art_1569972_58936063.html

上一篇:江西省多地早稻高温热害 风险等级较高
下一篇:贵州强化农房建设管理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