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城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专项规划2023-2035年》《滨州市城区加氢站布点专项规划2023-2035年》
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我局于2023年3月初启动了《滨州市城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专项规划》《滨州市城区加氢站布点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现该项规划征求意见稿已编制完成, 希望关注滨州规划建设的各界人士对《滨州市城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专项规划》《滨州市城区加氢站布点专项规划》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根据您的反馈意见对该项规划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最终成果。
征求意见时间:2024年5月22日至2024年6月22日
书面意见反馈至邮箱:bzsjszhb@163.com
联系电话:18764038368(姬老师)
一、编制背景
为落实国家、山东省、滨州市“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部署,推动交通运输工具向节能低碳方向转型,加快新基建(充电桩)和“氢进万家”工程进程,完成山东省电动汽车“十四五”充电桩分解任务和滨州市“十四五”电、氢等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建设京津冀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启动编制《滨州市城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专项规划》及《滨州市城区加氢站布点专项规划》。
二、编制经过
项目于2023年3月启动,经经多次专题讨论、部门意见征询、并向市分管领导汇报,最终成果于2023年12月通过专家评审。
三、规划内容
充电设施规划范围为主城区,加氢站规划范围为市域范围。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5年。
(一)规划目标。顺应汽车能源发展趋势,按照“绿色、经济、安全”的规划理念,坚持远近结合、集约节约、适度超前、布局均衡的规划原则,构建自用、专用充电设施为主体,公共充电设施为辅助,加氢站为示范的新能源汽车加能体系。
充电基础设施方面:至2025年,车桩比不大于3:1 ,车公桩比不大于11:1;至2035年,车桩比不大于1:1 ,车公桩比不大于7:1。
加氢站建设方面:到2025年,在公交或物流领域进行先行先试,主城区至少建成1座加氢站;到2035年,根据氢能技术发展状况稳步推进,主城区建成2-4座加氢站。
(二)布局方案
1、充电基础设施。新建居住区停车位应按100%建设或预留充电桩安装条件,按不低于20%的车位比例建设充电桩;既有居住区、老旧小区改造按不低于5%(不少于4个)的车位比例酌情增加公共充电桩布局,以快充桩为主。新建社会公共停车场和公共建筑、交通枢纽、公园景区等场所的停车场应按不低于20%的车位比例建设充电桩,现状社会公共停车场和公共建筑、交通枢纽、公园景区等场所的停车场应按不低于15%的车位比例建设充电桩。新建加油、加气、加氢站均应配建充电桩;既有加油站、加气站宜结合改造条件酌情增加充电桩布局,且应全部按快充桩考虑。
紧密围绕“两区”(居住区、办公区)“三中心”(商业中心、工业中心、休闲中心)周边规划建设公共充电站。至2025年,新建、扩建公共充电站20座,累计建成公共充电站66座;至2025年,规划扩建2座、新建 47 座公共充电站,累计建成公共充电站95座。
结合公交、环卫、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停车场站新建、扩建专用充电站。至2025年,累计建成专用充电站 17 处,其中公交车充电站10处、环卫车充电站3处、物流车充电站4处;至2035年,累计建成专用充电站 34 处,其中公交车充电站19处、环卫车充电站8处、物流车充电站7处。
2、加氢站。规划结合公交线路及场站、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在主城区外围进行加氢站选址建设,到2025年,至少建成1座加氢站;到2035年,至少建成4座加氢站;规划主城区外其他市、县建设秦皇台乡加氢站、北海经济开发区加氢站、邹平城区1#加氢站、邹平城区2#加氢站、邹平铁路货场加氢站、邹平青阳加氢站、港口加氢站、临港产业园加氢站、无棣加氢站、沾化加氢站、博兴加氢站、惠民加氢站和阳信加氢站等13座加氢站。目前,主城区范围内已建成滨化厂区加氢站1座。
四、规划特色
1、充电站(桩)用地不单独选址,充分结合社会公共停车场、公共设施停车场、专用车辆停车场、路外停车场等各类停车场布局,既节约用地,又便于满足居民车辆、专用车辆的各种充电场景需求。
2、加氢站与加油、加气、充电设施用地统筹规划、综合布局,充分体现土地集约利用。
3、综合预测电能、氢能两种能源在汽车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为未来滨州新能源汽车供能设施布局提供相对科学的预测基础。
原文地址:http://js.binzhou.gov.cn/art/2024/5/22/art_120640_1031243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