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住建局《关于规范西安市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企业管理及发展的建议》第0086号建议的复函
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关于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086号建议的复函
鲁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规范西安市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企业管理及发展的建议》(第 0086 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我局围绕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将发展装配式建筑作为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以有效需求带动供给升级和产业发展,以有效供给加速市场应用和建筑品质提升开展了相关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完善相关政策配套。先后印发《装配式建筑范例城市建设工作方案》《西安市建设项目装配式建造技术方案评审工作指南》《关于加强过程监管促进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等指导性文件,具体工作举措包括:加强施工图设计审查监管,统一专篇设计和专项审查模板,开发云平台专项审查端口,对所有项目设计线上核查;依法落实告知承诺制,行政审批部门颁发施工许可证时实行“告知承诺”,向建设单位告知政策规定;加强施工过程核查监管,明确属地住建局对标准层主体施工至少核查一次,抽查比例不少于项目装配式建筑楼栋数30%。
二是加强预制构件管理。2024 年我局印发《西安市住建领域推进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工作方案》,规范政府采购试点项目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工作。落实相关指标要求,建设一批绿色建筑达到二星级及以上、装配率不低于35%、绿色建材应用率不低于 30%的试点项目。后续将会同市场监督管理局研究预付款及现款现货等规则,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三是强化动态监管力度。按照八个方面重点工作安排部署,建立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常态化巡查检查制度,形成周联络、月调度、季点评、年总评工作督办机制和“帮、带、警、促”工作协调机制。我局每月组织专家对项目的装配式建筑落实情况、施工质量等方面进行抽检,确保新建建筑达到节能要求,装配式建筑在质量和性能上符合相关标准,进一步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健康发展和广泛应用。
四是积极推进智能建造。我局印发《2024 年西安市住建领域智能建造工作计划》,定期举办“建设大讲堂”活动,召开智能建造专题讲座。邀请相关企业、高校、研究院专家学者,组建开展“三送四讲两互动”系列讲座。积极探索新的政策体系、发展路径和监管模式,加强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集成应用推广力度,引领带动行业提质增效。
五是提升标准化水平。我局与中建西北设计研究院、西安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西安建工集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联合,先后完成《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暂行)》和各类装配式建筑图集十余种,组织编制《装配式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为我市装配式建筑稳步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六是维护行业自律。搭建各方专业力量于一体的协同交流平台,组建西安市装配式建筑专家库,成立西安市建筑节能协会装配式建筑专业委员会,指导行业协会发布《关于明确混凝土质量责任与加强行业自律建设的倡议书》和《关于发布西安市预拌混凝土行业自律协调工作管理办法(2024 修订版)的通知》,《关于强化我市预拌混凝土行业质量管理及自律的倡议书》等,共同建立公平、合理、有序、诚信的市场自律机制。
二、下一步重点工作
按照您提出的建议,结合工作实际,下一步我们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持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从严项目全过程监管,促进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坚持定期检查在建项目,保持抽查频次;继续抓好装配式建筑专项设计审查工作的线上巡查工作;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涉及设计、质检、施工、生产等全产业链技术管理人员和产业工人。
二是加强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加强预制构件进场质量验收,进一步规范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探索开展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预制构件进场质量信用等级评价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同市场监管局、工信局进行座谈交流,进一步厘清产业基地行业、质量监管责任。
三是探索出台鼓励政策。畅通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的协调管理机制,形成部门之间、市区两级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加大宣传力度,持续扩大“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示范项目库”项目数量;提前着手梳理项目,建立建筑节能专项资金储备项目库;探索出台鼓励激励政策,对纳入示范项目库的项目进行补贴。再次感谢您对我市装配式建筑工作的支持与关注!
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6月6日
(联系人:刘 颖 电话:88668228)
原文地址:https://zjj.xa.gov.cn/zw/zfxxgkml/jyta/1831155672417886210.html

上一篇:2024年度丽水市建设工程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会议评后公示
下一篇:蚌埠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如斌深入建筑工地开展工程质量安全及扬尘防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