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6个“A”等级城市!宜昌占一席
9月10日,财政部公布2023年海绵城市建设示范补助资金绩效评价结果,宜昌被评为“A”等级,是全国16个“A”等级城市之一。
滨江公园
自2022年6月获评海绵城市国家示范城市以来,我市坚持绩效考核目标和工作标准不动摇,持续在体制机制健全、示范项目创特色典范、制度建设保障、系统化片区化推进方面发力,顺利通过今年5月至6月下旬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水利部开展的2023年度绩效考核及现场复查,最终获得A级评价结果。至此,我市成为国家开展海绵城市示范以来,我省首次获得A级评价的城市。
法规“护航”,让宜昌会“呼吸”
6月1日起,《宜昌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如同一张“氧气面罩”,《条例》为宜昌打造会“呼吸”的海绵城市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沙河公园
《条例》共六章三十五条,将宜昌坚持系统化推进路径,施行“海绵+”方案,增强城市安全韧性的经验做法,以法规形式固化下来。同时,直指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短板,针对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全生命周期管控制度,从规划源头、项目前期、施工过程、验收交付等全过程各环节作了规定,并对相关违法行为补充设定了罚则。
有了法规“护航”,宜昌进一步统筹长江生态环境治理与城市建设管理,全面实施系统化全域海绵城市建设,将“血脉”畅通的城市轻轻安放于绿水青山间。
全域系统推进,示范片区加速成型
全域系统谋划实施178个示范项目,推出一批海绵公园、海绵绿道、海绵建筑、海绵校园。蝶变重生的沙河公园,呈现出五彩斑斓的秋日美景;卷桥河湿地香蒲、千屈菜、梭鱼草等既净化水质又扮靓环境;焕新升级的滨江公园,50里滨江50景,处处精彩、步步流连……
卷桥河湿地
同时,宜昌以蓝绿韧性、旧城改造、生态管控、生态水循环为特色,在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打造4个示范片区。沙河片区蓝绿韧性示范区,通过河道整治、湿地公园、山体修复等措施,增加蓝绿空间1.3万立方米,打造安全韧性、水清岸绿的新宜居片区。西陵沿江片区旧城改造示范区,通过提升旧城基础设施水平、恢复雨水通道与空间等,打造海绵城市建设和城市有机更新改造、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和内涝防治的双协同片区。点军片区生态管控建设示范区,依山就势开发建设,留足自然涵养、蓄水、行泄空间,打造良好山水城关系的优生态片区。伍家岗城市生态水循环示范区,通过河岸优化、扩展断面等措施打造旱涝两相宜的城市河廊,实现城市雨洪滞蓄空间12.5万立方米。
一半山水一半城。触摸宜昌的城市肌底,生态空间蓝绿交织、排水体系蓄排并举、城市更新系统全面,城市排水安全韧性不断提升。当前,宜昌市正以海绵城市建设国家示范城市为契机,全力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级宜昌,努力打造全国滨江丘陵型城市海绵城市系统建设示范样本。
原文地址:http://zj.yichang.gov.cn/content-41740-984632-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