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人们生产、学习、生活的场所,在保障人们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也需要防范各种安全隐患,特别是火灾安全问题。为了确保建筑在发生火灾时能保证逃生和扑救,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出台了建筑防火规范高规,从预防、控制、逃生、扑救和监管等方面制定规范,以防止火灾在建筑中发生和蔓延。
预防
建筑防火规范高规从设计、材料、构造、设施、用途等多方面进行预防。在设计阶段,应根据使用性质、场所、人员、火灾物质等因素合理确定建筑及其部位的防火等级,采用可靠的防火安全措施和防火隔离带,确保建筑单元之间及各个楼层之间的良好隔离。在使用材料和构造方面,应选取防火等级符合要求的材料,并合理布置烟道、通风口等防火设施。此外,尽可能设置自动灭火和疏散系统等,及时发出火警信号。
控制
建筑防火规范高规要求在建筑的火灾控制方面必须符合以下要求:构建有效的灭火设备和防烟设备,采用防火垂直隔离系统等控制措施,使用合理且容易操作的自动灭火系统和紧急喷淋系统等。另外,还需要在合适的建筑地点设立手动灭火系统。
逃生
在预防控制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建筑防火规范高规要求主要应对逃生问题进行规划。以确保人员尽快逃离危险区域。规定建筑内出口及其转角、通道固定要求,指引安排人们肆无忌惮的往外逃跑。此外,建筑内所有活动区域必须有设立明显的防火警示标志等安全启示。
扑救
在火灾发生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扑灭。建筑防火规范高规要求建筑应设消防站点和配套消防器材、设备。如喷壶,储水池,灭火器,灭火车等。同时,建筑内的电缆和通信线路的布局应该符合防火要求,防止故障伤害人员。
监管
建筑防火规范高规的监管方面主要将措施针对主管部门和建筑责任方。首先,有必要准确执行国家对防火监管和安全管理的要求,加强对建筑安全和灭火力量的管理和监管,建立科学、严格的防火安全管理指标和标准,及时整改和督促工作,使得建筑物达到规定的防火安全标准。
建筑防火规范高规为建筑物在发生火灾时要采取的预防、控制、逃生、扑灭和监督等措施,提供了一系列的有关安全防范的规定,这些规定应该得到严格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