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合同变更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因施工需要、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不可抗力等原因,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达成意见,对已经签订的建筑施工合同进行修改、补充或增减合同条款,以便更好地履行合同、保障双方权益。
变更范围
建筑施工合同变更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工期变更
工期是建筑项目的关键节点之一,因此一旦出现工期问题需要及时解决。通常来说,工期变更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施工过程中发现未能预见的问题,如材料供应不及时,天气变化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工期。这种变更应该在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协商一致并经过相应部门审批后才能执行。
造价变更
造价变更是指建筑工程的计量单位工程量出现增减的情况,造成施工费用必须进行调整的情况。如施工图纸变更、工程原材料成本变化、法律法规等方面发生变化,造价都需要变更。此时,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该及时协商,在经过相应部门的审核后完成变更程序。记得在变更后签订书面文本,以作为变更协议的有力凭证。
合同条款的修改
修改合同条款是合同变更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情况。如果在合同签订后,一旦存在争议,需要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达成意见, 对合同中的有关条款进行修改或补充,以解决争议问题。除了双方协商签订书面变更协议外,还有一些特定的审核程序需要按照合同文件中规定的程序进行。
扩大施工范围
在原有的合同基础上,因项目需要,需将原有的施工范围增加,需要进行合同变更。如在原有的建筑合同中增加建筑面积、加固外墙等,此时,需要修改合同条款,将原有的合同条款作相应的添加和说明,使之更加完整和准确,防止日后出现争议。
变更规范
在建筑施工合同变更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变更。首先,应当在附加条款中拟定变更范围,并严格遵守审批程序。 其次,在变更过程中,应当按照正规程序进行审核、批准。变更后的内容应当由双方当事人共同签订书面变更协议,并进行备案,以防止后期爆发合同争议。
变更合同虽是常见事项,但它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进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不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不仅会导致工程进度的延迟,还会给双方当事人带来不可预知的合同纠纷。因此,在合同变更过程中,要确保变更方案科学、合理,审批程序规范,且双方当事人要完全明确变更内容、权利义务和风险责任,避免日后发生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