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生命财产皆重,防火安全更是人身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国家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高度重视,对于各种建筑物、场所的防火安全问题越来越被广泛关注。人员密集场所也不例外,关于人员密集场所防火规范,其建筑设计方案及实施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基础防火设施
基础防火设施是指对于密集场所进行防火的一些基本设备,如消防水源及管网、室内灭火器、防烟排烟措施、灭火器材等。这些设施不仅可以起到防火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在火灾发生后起到扑救火灾的作用。
对于出色别人员密集场所,还要配置消防水炮、泡沫灭火设备、高空救援设备等消防器材。在选用这些消防器材时,不仅要考虑消防性能,还要看到其美观、实用、耐用等特点。消防器材选用计划的制定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使它们成为防范火灾、扑灭火灾的安全“后盾”,为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二、隔离防火设施
隔离防火措施是一种将建筑内、外部分隔开来的安全防范措施。隔离措施包括对于建筑空间的分离,它使不同等级的用途之间互相独立,发生火灾时,可以限制火势的蔓延范围,为人员疏散腾出时间和空间。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防火隔离程度,要设立防火带。当防火带宽度大于20米时,应在防火带内设置缓冲带,并分别设置固定间距、飞梭式喷水嘴,以增加扑救火灾的成功率和扑救效果。对于人员密集的大型房屋,还必须在使用分区的基础上,采用隔离防火幕墙、隔离防火卷帘等特殊的防火隔离设施。
三、消防避难设施
消防避难设施是设在建筑物内、外,供人员避难或通行的防火设施,主要有给水系统、消火栓、泡沫灭火系统、疏散楼梯、避难楼梯、外部梯子或消防通道等。对于大型高层建筑,应设消防电梯,并保证救援时间控制在2分钟之内。
四、安全出口标志
在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在公共场所、公共建筑中,安全出口标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安全出口标志应统筹周围环境,加强防护措施,具备明亮、醒目、方便可靠的特点。安全出口标志的制作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并经过防火部门检验合格后,才能安装使用。
五、定期的消防演习
在人员密集场所中,定期的消防演习可以提高人们的自救、互救和扑救火灾的技能,对于有效控制火灾的蔓延,及时疏散人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进行的消防演习,还可以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检验和完善消防系统设施,提高全体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自我防范和逃生自救能力。
人员密集场所安全是防火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根据防火规范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才能有效避免火灾的发生,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于人员密集场所的防火规范,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加强每个细节的防范和考虑。在制定防火规范及其实施措施时,要严格遵循防火标准和规范,尤其是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它所造成的损失将会是无法估计的。因此,一次高质量的防火规划和建设方案的实施,不仅是提高社会安全和公众福祉的关键,也越来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