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招投标文库
招投标被动式,深度解析与实例分析文库下载

招投标被动式,深度解析与实例分析

上传时间:2024-08-26 14:58:32文件大小:10-20K作者:投稿用户

在招投标领域,我们常常听到“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等说法,这些都是从招标人的角度出发,描述招标行为的主动形式。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一种特殊情况,即并非所有项目都是由招标人主动发起的,而是由潜在投标人提出申请,招标人才进行招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主题——招投标被动式。

本文将围绕招投标被动式展开讨论,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什么是招投标被动式?

2. 招投标被动式的法律依据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3. 招投标被动式有哪些特点和优势?

4. 招投标被动式的操作流程是怎样的?

5. 有哪些典型的招投标被动式案例?

一、什么是招投标被动式?

招投标被动式,是指并非由招标人主动发起招标,而是由潜在投标人根据自身优势和市场需求,主动向具有招标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或政府主管部门提出项目建议书,经过审批和备案后,由招标代理机构或政府主管部门组织进行招标的一种特殊招标方式。

二、招投标被动式的法律依据和适用范围

近来,我国招投标法并无针对“招投标被动式”的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对特定领域的招投标被动式做出了一些规定,例如: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 《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政府采购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库〔2014〕215号)规定,PPP项目可以采用“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等方式选取社会资本方,其中竞争性谈判和竞争性磋商都属于招投标被动式的范畴。

科研项目: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鼓励科技创新,出台了相关政策,允许科研机构或企业以“揭榜挂帅”的方式承接科研项目,这也是一种典型的招投标被动式。

三、招投标被动式的特点和优势

与传统的招标方式相比,招投标被动式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灵活性强: 招标项目由潜在投标人提出,更能贴近市场需求,项目内容和实施方案也更灵活。

针对性强: 潜在投标人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和技术特长,选取最适合自己的项目进行投标,提高中标率。

提高效率: 招标人无需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和项目论证,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

促进创新: 鼓励潜在投标人发挥自身优势,提出更具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四、招投标被动式的操作流程

招投标被动式的操作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项目建议: 潜在投标人向招标代理机构或政府主管部门提交项目建议书,详细说明项目背景、建设内容、投资规模、技术方案、预期效益等。

2. 项目审批: 招标代理机构或政府主管部门对项目建议书进行审查,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社会效益,并进行必要的公示。

3. 项目备案: 项目审批通过后,招标代理机构或政府主管部门将项目信息进行备案,并确定招标方式。

4. 编制招标文件: 招标代理机构根据项目特点和审批意见,编制招标文件,明确招标范围、投标人资格、评标标准等内容。

5. 发布招标公告: 招标代理机构通过法定媒介发布招标公告,邀请符合条件的投标人参与投标。

6. 组织投标: 投标人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编制投标文件并按时提交。

7. 评标: 招标代理机构组织专家评标委员会,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确定中标候选人。

8. 公示中标结果: 招标代理机构对中标候选人进行公示,公示期结束后,确定最终中标人。

9. 签订合同: 招标人和中标人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五、典型的招投标被动式案例

案例一: 某市政府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智慧交通建设。一家科技公司根据自身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方面的技术优势,向市政府提交了“基于大数据的城市智慧交通管理平台建设项目”建议书。市政府经过审批后,委托招标代理机构组织了公开招标,最终该公司成功中标。

案例二: 某省科技厅为了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设立了“揭榜挂帅”项目,面向全国征集解决方案。一家科研机构针对其中一项技术难题,提出了创新性的解决思路,并成功“揭榜”。经过专家评审和项目公示,该机构获得了该项目的研发经费支持。

招投标被动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招标方式,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实践经验的积累,相信招投标被动式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声明:您下载的是此内容的电子档,本站仅提供免费下载服务,不对下载内容质量做任何承诺,有疑问可以联系客服。该内容系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温馨提示温馨提示:以上数据根据互联网公开信息整合而成,仅供用户参考。建议您使用前再次确认数据真实准确性,您的任何决策由您自行承担风险。免费咨询入口

相关合同、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