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知识

居间协议无效,认清陷阱,维护自身权益

在房产交易、金融投资、知识产权转让等领域,居间服务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居间协议纠纷也屡见不鲜。了解居间协议无效的情形,对于维护自身权益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居间协议?

居间协议是指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协议。简单来说,居间人扮演着“中间人”的角色,促成委托人与第三方达成合作。

二、居间协议与其他协议的区别

居间协议 vs 代理协议:居间人不直接参与委托事务,仅提供信息或媒介服务;代理人则以委托人名义进行活动,直接产生法律效力。

居间协议 vs 行纪协议:居间人没有保管、运输、交付委托标的物的义务;行纪人则需要承担相关责任。

三、居间协议无效的常见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第五百七十九条、第九百六十五条等相关规定,以下几种情况下居间协议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1.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例如:

居间协议内容涉及黄赌毒等违法行为。

从事金融、房地产等需要资质的居间业务,但居间机构或个人不具备相应资质。

2.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例如:

居间人和一方当事人串通,故意隐瞒重要信息,欺骗另一方当事人。

居间人和一方当事人恶意抬高或压低交易价格,损害另一方当事人利益。

3.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例如:

以居间协议为名,行高利贷、洗钱等非法活动之实。

利用虚假信息或虚构交易,骗取居间费用。

4. 无权代理或代理权限不足

例如:

居间人冒用他人名义或虚构代理关系进行居间活动。

代理人超出授权范围签订居间协议。

5.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协议,损害国家利益

例如:

利用虚假身份信息或伪造文件签订协议。

通过威胁、恐吓等手段强迫对方签订协议。

6. 协议内容违反公序良俗

例如:

居间协议内容涉及歧视性条款或损害社会公德的内容。

居间协议约定的报酬明显高于市场价,存在不正当利益输送。

四、如何防范居间协议无效?

在签订居间协议前,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选取正规的居间机构或个人

应选取具备相关资质、信誉良好、专业能力强的居间机构或个人。

可以通过查看营业执照、资质证书、行业协会会员资格等方式进行核实。

2. 仔细阅读协议内容,明确各方权利义务

应重点关注居间标的、居间费用、支付方式、违约责任等关键条款。

对于不清楚的内容,应及时提出疑问,并要求对方作出解释。

3. 注意保留相关证据

应妥善保管居间协议、支付凭证、沟通记录等相关证据。

在必要时,可以通过录音、录像等方式固定证据。

五、居间协议无效的法律后果

如果居间协议被认定为无效,将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协议自始无效:协议自签订之日起就不产生法律效力。

返还财产:已经按照协议履行的,应当互相返还财产。

赔偿损失: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六、遇到居间协议纠纷怎么办?

协商解决:双方可以先尝试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纠纷。

请求调解: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仲裁解决:如果协议中约定了仲裁条款,可以向约定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提起诉讼: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居间协议作为一种常见的民事协议,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了解居间协议无效的常见情形,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至关重要。在遇到纠纷时,应保持冷静,理性维权,选取合法途径解决问题。

上一篇:甘肃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畅通丝路新动脉
下一篇:森林防火劳务合同,保障森林安全,维护劳动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