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层应怎么计算建筑面积【设备用房怎么计算建筑面积】
设备层应怎么计算建筑面积
设备层如何计算建筑面积?
在房地产领域,建筑面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无论是房屋买卖合同还是租赁合同,建筑面积通常都是根据设备层的计算方法来确定的。设备层计算建筑面积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我来为大家详细介绍几种主要的方法。
按照国家标准计算
按照我国的国家标准GB/T 17888-2008《楼房建筑面积计算规范》来计算建筑面积是最为常见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建筑功能分区来计算,将整个建筑分为建筑主体、共用附属、服务附属、停车及储藏、室外及设施五个部分,分别进行计算。
例如,建筑主体部分的计算方式是根据躺平面积、净高、墙厚、构造做法等因素来计算出建筑面积。共用附属部分的计算则是根据楼梯间、电梯间、走廊、门厅等区域的面积来计算。
按照实测面积计算
按照实测面积来计算建筑面积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整个建筑的面积进行实地测量,再根据测量出来的面积进行计算。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比较直观,而且可以准确地确定建筑的面积。
不过实测面积的方法也有一定的缺点,因为建筑的形状和交通情况各不相同,实测面积的测量也会存在误差。
按照现场勘察计算
按照现场勘察的方法来计算建筑面积适用于那些比较复杂的建筑,例如回形楼、异形楼等。这种方法是通过现场勘察的方式来确定建筑的形状,然后根据建筑的形状来计算建筑面积。
现场勘察的方法需要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但是可以有效地避免实测面积的误差。
设备层计算建筑面积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形状、交通情况、功能分区等多个因素来选取合适的计算方法。只有选取正确的计算方法,才能准确地确定建筑的面积,避免产生不必要的争议。
设备用房怎么计算建筑面积
什么是设备用房
设备用房是指用于放置各种设备、机器、仪器等的房间,一般用于生产、制造、实验等领域。它具有一定的专用性和安全性要求,必须按照相应的标准规范建造。
设备用房的建筑面积计算方法
设备用房的建筑面积计算方法通常基于国家标准进行。根据《建筑工程面积计算规范》(GB/T 50205-2001)中的规定,设备用房的建筑面积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地上建筑面积
地上建筑面积指设备用房内地上部分的建筑面积。包括房间中央以及四周的墙体、窗户、门洞、支撑柱、走廊等。地上建筑面积通常以建筑外立面为计算基数,按照折合面积计算。
2. 地下建筑面积
地下建筑面积指设备用房内地下部分的建筑面积。包括地下室,地下管廊、弱电管道、污水管道等。地下建筑面积需要按照实际面积计算。
3. 非建筑面积
由于设备用房涉及到很多专用设备和机器,非建筑部分的面积也需要计算。例如空调设备房、弱电房、机房、储藏间等。非建筑面积的计算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建筑面积计算示例
以某设备用房为例,其总建筑面积为12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8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200平方米,非建筑面积为200平方米。
设备用房总建筑面积=地上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非建筑面积=800平方米+200平方米+200平方米=1200平方米。
设备用房的布局规划
为了达到较优的使用效果,设备用房的布局规划也需要特别注意。一般情况下,设备用房的布局应该按照以下要求进行:
1. 功能性分区
设备用房内各种设备需要按照不同的功能性进行分区。例如,需要放置高温设备的地方应该与低温设备分开放置,以免互相干扰,影响正常工作。
2. 空间合理利用
由于设备用房的面积通常不是很大,因此需要针对空间的利用进行规划。一般来说,可以采用立体式布局,即充分利用空间的高度,在房间内增加分层和垂直存储等手段提高储存密度,以节约空间。
3. 环境安全要求
根据设备用房内的设备类型和工作要求,还需要设置相应的安全措施,如防静电地板、防爆防火隔离、防尘防潮、通风降温等。
设备用房是许多企业和单位必不可少的一个场所,因此在设计和建造时需要特别注意。除了面积计算外,还需要注意布局规划和安全要求等方面,以打造一个高效、安全和多功能的设备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