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规定(无障碍设计规范:建筑物的必备)
作者:投稿用户 • 更新时间:2024-06-26 20:24:06
随着社会的发展,无障碍设计成为了建筑规划和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无障碍设计不仅体现人性化设计,更被视作一种社会责任,为残障人士提供一个自力更生和独立生活的环境。
什么是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是指在建筑物设计及建造过程中,为了使残障人士能够自由方便地进入、抵达及使用建筑物内部的各种设施和设备而采用的设计手段和措施。
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根据相关规范,无障碍设计应包括以下方面:
- 无障碍进入:建筑入口的坡道应符合要求,以达到残障人士轮椅进出的便利;
- 无障碍通道:公共区域、卫生间、电梯、楼梯、走廊等,均应符合要求,保证残障人士的通行无阻;
- 无障碍设施:公共卫生间、洗手间、电话机、自动售货机等设施都应满足残障人士的使用要求。
建筑师的责任
建筑师在建筑物设计中,应该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群体的特点,合理设计无障碍设施和设备。同时,建筑师还应在建筑物施工前,配合监理、施工单位等,现场检查和整改,确保无障碍设施完好无损。
无障碍设计的价值
无障碍设计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给残障人士提供便利性和自主性,更在于向全社会喊出“平等”的口号,提高全社会对残障人士的关注度与尊重度。
在保证无障碍设计的基础上,一个出色的建筑还需要从形式、功能、安全、环保等方面考虑,共同展现建筑所应有的良好品质,创造人们喜欢的空间和体验。
无障碍设计所需的投入
在建筑物设计规划阶段,针对无障碍设计的方案可为项目增加2%到3%的成本。对于大型公共场所建筑,如学校、图书馆、医院等,投入的成本可能更高。
然而,在残障人士的角度,无障碍设计所能带来的方便和自主权是无价的。更何况,在当前多元化、消费升级的社会背景下,无障碍设计的要求或被视作建筑物设计的标准之一。
虽然无障碍设计所需的投入有所增加,但这并不会成为建筑物设计和建设的阻碍。相反,无障碍设计的应用,既可以提高残障人士参与到社会活动和生产之中的能力、尊重残障人士的人权,也是对其他人群提高生活品质和建筑物品质的负责和良好态度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