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填筑规范
铁路填筑规范是指导铁路填筑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的强制性技术标准,旨在确保填筑工程质量,保障铁路运营安全和稳定。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铁路的填筑工程,包括路基、桥台、涵洞等填筑物。
术语定义
填筑:用土、石等材料对路基、桥台、涵洞等进行填充、压实,形成稳定的土体结构。
路基:铁路轨道及其附属结构所依托的土体结构,包括路堤、路堑和路基边坡。
路堤:路基中高于原地面的一部分,由填筑材料堆积而成。
路堑:路基中低于原地面的一部分,通过开挖形成。
路基边坡:路基与原地面或相邻地物的交界处形成的斜坡。
填筑材料:用于填筑的土、石、砂砾等材料。
压实:通过机械作用使填筑材料密实,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
设计要求
1. 路基宽度
路堤顶面宽度:双线铁路为14.5m,单线铁路为11.5m。
路堑底面宽度:双线铁路为13m,单线铁路为10m。
路基边坡坡度:一般为1:1.5~1:2。
2. 填筑材料
填筑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颗粒级配良好,含水量适宜。
不含腐蚀性物质、有机物和杂物。
抗冻融性满足设计要求。
填筑材料宜分层压实,
3. 压实度
路堤压实度应达到95%以上。
路堑压实度应达到90%以上。
4. 填筑高度
填筑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应超过15m。
当填筑高度超过15m时,应分层填筑,每层高度不应超过10m。
5. 边坡防护
路基边坡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种植植被、铺设护坡毯等。
施工工艺
1. 场地准备
清除施工场地内的杂草、树木等障碍物。
挖除软弱地基,换填合格的填筑材料。
2. 填筑
将填筑材料分层摊铺,
使用压路机等机械设备进行压实,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 边坡防护
在填筑完成后,及时采取边坡防护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和边坡坍塌。
4. 验收
填筑工程完成后,应进行严格的验收,包括压实度、坡度等指标的检测。
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质量控制
1. 材料控制
严格控制填筑材料的质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对填筑材料进行颗粒级配、含水量、抗冻融性等指标的检测。
2. 施工控制
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确保填筑工艺符合规范要求。
对填筑高度、压实度、边坡坡度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
3. 验收控制
填筑工程完成后,组织专业机构进行全面验收。
对压实度、坡度等指标进行严格检测,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常见问题
1. 填筑材料如何选取?
填筑材料应根据当地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和工程要求进行选取。
一般情况下,宜选用颗粒级配良好、含水量适宜、抗冻融性满足设计要求的土、石、砂砾等材料。
2. 压实度如何控制?
压实度控制是填筑工程质量的关键。
应使用压路机等机械设备进行分层压实,
压实度应达到设计要求,一般为95%以上。
3. 边坡防护措施有哪些?
边坡防护措施主要有:种植植被、铺设护坡毯、修建挡土墙等。
应根据边坡高度、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选取适当的边坡防护措施。
4. 填筑工程验收有哪些注意事项?
填筑工程验收应全面、严格,包括压实度、坡度等指标的检测。
应组织专业机构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5. 填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有哪些?
填筑材料不合格。
压实度不足。
边坡防护不当。
填筑高度过高。
填筑后沉降过大。
上一篇:液压钢管打标规范【液压钢管制作规范】
下一篇:脚手架焊机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