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建筑规范问答

铁路坡度规范

铁路坡度是铁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列车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铁路坡度规范是国家铁路局颁布的一系列标准,对铁路坡度设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本文将详细介绍铁路坡度规范,包括其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具体规定。

一、铁路坡度概念

铁路坡度是指铁路纵向剖面中的倾斜度,表示铁路里程与高度差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比表示,如 1‰(千分之一)。坡度可以分为上坡度和下坡度,其中上坡度指列车运行方向的高度上升,下坡度指列车运行方向的高度下降。

二、坡度设计原则

铁路坡度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确保列车牵引:坡度应保证列车在满载情况下能顺利牵引,避免因坡度过大导致列车无法启动或运行缓慢。

限制速度:坡度应控制列车运行速度,防止列车在坡道上超速行驶。

保障安全:坡度应满足安全要求,防止列车在坡道上发生脱轨、翻车等事故。

考虑经济性:坡度设计应兼顾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在满足上述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造价。

三、坡度规范

铁路坡度规范根据不同的铁路等级、运营条件和地形条件,规定了不同的坡度限值。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较大坡度

干线铁路:25‰(平原段)、30‰(山区段)

支线铁路:30‰(平原段)、35‰(山区段)

专用线铁路:40‰(平原段)、45‰(山区段)

2. 最小坡度

干线铁路:1‰

支线铁路:2‰

专用线铁路:3‰

3. 坡度变坡率

坡度变坡率是指坡度变化的速率,表示坡度每 1km 变化的高度差。铁路坡度变坡率不得超过以下限值:

干线铁路:10‰/km

支线铁路:12‰/km

专用线铁路:15‰/km

4. 坡度长度

坡度的长度是指坡度连续保持不变的距离。铁路坡度长度不得小于以下限值:

上坡度:100m

下坡度:150m

5. 坡度组合

在连续坡道中,坡度之间的组合应满足以下要求:

上坡度后接下坡度时,下坡度不得大于上坡度的 1.2 倍。

下坡度后接上坡度时,上坡度不得小于下坡度的 0.8 倍。

四、坡度设计影响因素

铁路坡度设计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

列车牵引能力:牵引能力越强,坡度可以设计得更大。

地形条件:地形平坦有利于降低坡度,而山区地形则需要更大的坡度。

运营速度:运营速度越高,坡度需要设计得更平缓。

建设成本:坡度越大,建设成本越高。

五、坡度设计方法

铁路坡度设计一般采用以下方法:

地形适应法:根据地形条件,选取合适的坡度。

牵引计算法:根据列车牵引能力和运营速度,计算出满足牵引要求的坡度。

经济分析法:综合考虑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选取经济合理的坡度。

六、坡度检测与调整

铁路坡度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检测,以确保符合规范要求。如发现坡度不符合规范,应及时进行调整,以保证列车运行安全。

铁路坡度规范对铁路坡度设计提供了明确的指导,确保了列车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坡度设计应遵循相关原则,满足规范要求,并综合考虑影响因素,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设计。通过严格遵守坡度规范,可以有效避免坡道事故,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可靠。

上一篇:石油建筑安全规范
下一篇:油罐基础施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