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合同履约保证金的数额不得超过多少?
-
齐俊宇地质工程师 滁州*宏建筑保温有限公司
政府采购是指政府以货物或服务的形式,按照一定程序和要求向社会公开发出采购需求,选定中标人或中选人完成交易活动的过程。在政府采购过程中,为了保证供应商能够履约,并且保证政府资金不受损失,需要向中标人或中选人征收一定比例的履约保证金。
政府采购合同履约保证金的法律规定
我国政府采购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据《政府采购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标人或中选人需在合同签订前向政府采购人缴纳一定金额的履约保证金,金额的数额由政府采购人依法确定,并根据项目的特点合理确定。同时规定履约保证金不得超过合同总价款的百分之十。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履约保证金所占的比例可以更高。
政府采购合同履约保证金的数额
政府采购合同履约保证金的数额是根据合同总价款来确定的。一般来说,合同总价款越大,履约保证金所占比例越小,相反,合同总价款越小,履约保证金所占比例会越大。
根据《政府采购法》的规定,履约保证金的金额不得超过合同总价款的百分之十。如果合同总价款很大,那么履约保证金的数额也会变得很高,这对供应商来说可能会造成很大的财务压力。如果履约保证金的数额过高,可能会导致企业无法承担履约保证金的费用,从而放弃参加政府采购活动。
政府采购合同履约保证金的使用及解冻
如果中标人或中选人未履行合同义务,政府采购人可直接将履约保证金中的违约金直接扣除,解冻剩余部分。如果中标人或中选人未违约,政府采购人需在履约保证金解冻后10个工作日内将履约保证金及利息退还给供应商。
政府采购合同履约保证金的意义
政府采购合同履约保证金的存在,主要是为了保证供应商能够履约,并且保证政府投入的资金不受到损失。同时,履约保证金的存在还可以促进招标及投标人在招标及投标过程中把握商业机会、规避风险、提高投标质量等,保障了政府采购的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
政府采购合同履约保证金的数额是由政府采购人依法合理确定的,并根据项目的特点进行调整。在政府采购过程中,供应商需要准确把握履约保证金的数额,避免因为履约保证金数额过高而无法参与政府采购。同时,政府采购人也需要合理确定履约保证金的数额,保障政府资金的安全与合理性。
回复时间:2025-0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