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文库
施工预估合同文库下载

施工预估合同

上传时间:2024-09-03 08:52:58文件大小:10-20K作者:投稿用户

一、什么是施工预估合同?

施工预估合同是指在工程设计尚未完备、工程量无法准确计算的情况下,发包方和承包方根据初步设计图纸和工程概况,对工程造价进行初步估算,并约定付款方式、结算依据、风险分担等内容的协议。

二、施工预估合同与施工承包合同的区别?

| 项目 | 施工预估合同 | 施工承包合同 |

|---|---|---|

| 合同性质 | 初步协议,不完全具备法律效力 | 正式协议,具备完全法律效力 |

| 签订时间 | 设计阶段或施工准备阶段 | 设计完成后,施工开始前 |

| 工程量确定 | 初步估算,不完全准确 | 准确计算,以最终结算为准 |

| 价格确定 | 预估价格,可能会有较大变动 | 固定价格或可调价格,变动较小 |

| 风险分担 | 风险共担 | 风险主要由承包方承担 |

三、施工预估合同的种类?

按计价方式分类:

总价包干预估合同: 根据初步设计图纸和工程量清单,对整个工程造价进行一次性包干预估,合同签订后,无论实际工程量和价格如何变动,承包方均需按照预估总价完成工程。

单价合同预估合同: 根据初步设计图纸和工程量清单,对各分部分项工程确定单价,最终工程造价根据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和约定的单价进行结算。

成本加酬金预估合同: 承包方按照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结算,并在此基础上加上一定比例的酬金作为利润。

按结算方式分类:

固定总价预估合同: 合同签订后,预估总价不再调整。

可调总价预估合同: 根据合同约定的调整因素,对预估总价进行调整。

四、施工预估合同的优缺点?

优点:

加快工程进度: 在设计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即可开始施工准备工作,缩短建设周期。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发包方可以根据工程进度分批支付工程款,避免资金积压。

有利于控制工程造价: 发包方可以根据预估合同的价格,对工程造价进行初步控制。

缺点:

工程造价不确定性高: 由于设计尚未完成,工程量和价格都存在较大变数,最终结算价格与预估价格可能存在较大偏差。

合同双方风险较大: 发包方可能面临工程造价大幅上升的风险,承包方则可能面临工程量减少或价格下降的风险。

容易产生纠纷: 由于预估合同的条款不够明确,容易在结算时产生分歧和纠纷。

五、施工预估合同如何签订及注意事项?

1. 签订前的准备工作:

发包方:

尽可能完善初步设计图纸和工程量清单,提高预估准确性。

选取有资质、有经验、信誉良好的承包方。

做好市场调研,了解工程造价水平。

承包方:

对工程项目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了解工程概况、地质条件、施工难度等。

对工程量进行仔细的计算和复核,确保预估价格的合理性。

做好风险评估,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好预案。

2. 合同主要条款:

工程概况: 包括工程名称、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工程内容等。

承包范围: 明确承包方的工作内容和责任范围。

合同工期: 约定工程的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

预估工程款: 根据初步设计图纸和工程量清单,对工程造价进行初步估算。

付款方式: 约定工程款的支付方式、支付节点和支付比例。

结算依据: 约定最终结算的依据,例如最终设计图纸、工程量清单、材料价格等。

价格调整条款: 约定预估价格的调整范围、调整条件和调整方法。

风险分担: 明确合同双方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以及相应的责任承担。

争议解决方式: 约定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时的解决方式,例如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

3. 注意事项:

明确合同性质: 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该合同为预估合同,不作为最终结算依据。

细化合同条款: 尽可能详细地约定各项内容,避免条款过于笼统而产生歧义。

约定合理的调整机制: 预留一定的价格调整空间,并约定合理的调整机制,以应对市场变化和工程变更。

加强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管理: 及时跟踪工程进度和造价变化情况,做好风险控制工作。

施工预估合同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合同双方在签订和履行预估合同时,应充分了解其特点,谨慎操作,规避风险,以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声明:您下载的是此内容的电子档,本站仅提供免费下载服务,不对下载内容质量做任何承诺,有疑问可以联系客服。该内容系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温馨提示温馨提示:以上数据根据互联网公开信息整合而成,仅供用户参考。建议您使用前再次确认数据真实准确性,您的任何决策由您自行承担风险。免费咨询入口

相关合同、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