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实施5周年观察
电动自行车俗称“小电驴”,因其经济、轻便、快捷等特点,成为广受城乡居民喜爱的代步工具,但与之相关的安全事故却屡见不鲜。
为规范电动自行车管理,2019年5月1日,《宜昌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我市公安局、市场监管局、住新局等部门协同联动、多措并举,推动《条例》有效实施,城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能力和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截至目前,全市共注册登记合标电动自行车32.69万辆。《条例》施行5年多来,我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有什么新变化?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
常态检查、专题培训,把好源头质量关
7月15日下午,伍家岗区“九号”智能电动车门店,两位顾客正在挑选心仪的“小电驴”。看中了一款车的性能和外观,市民赵女士很快拍板买下。
“车子性价比高,在店里就能上牌,可以直接骑回家。”赵女士感慨。
“之前电动自行车行业缺乏有效监管,质量良莠不齐,价格混乱。”市电动车行业协会会长杨运兵表示,《条例》出台后,相关部门依法加强监管检查,编制更新并向社会公布符合国标的产品目录,消费者买得放心,市场更加规范透明。
“3年过渡期,全市清退超标电动车超13万辆。”杨运兵呼吁,希望更多从业者和消费者拒绝非法改拼装行为,共同守护交通安全。
为进一步规范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行为,市市场监管局对相关销售企业加强质量安全专题培训,落实质量安全总监和质量安全员制度,常态化组织检查抽查。
“全市所有电动自行车销售单位及售后维修服务单位,均入库建档并录入湖北省产品质量监管信息系统。”市市场监管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科科长杨龙介绍,先后培训质量安全总监、质量安全员262名,与企业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1000多份,系统检查电动自行车及相关产品销售单位1092家次,监督抽查产品132批次,严把车辆源头质量关。
智慧监管、溯源查处,把好安全行驶关
7月16日8时,正值早高峰。在城区西陵一路与东山大道交会处的十字路口,数十辆电动自行车自觉停在非机动车候灯区等红灯,驾驶员都佩戴着头盔。绿灯亮起,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有序通行。
“在交叉路口因地制宜施划非机动车候灯区、停止线和导行线,在有条件路段规划建设非机动车道。”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执法监督大队大队长张俊华介绍,全市电动自行车现场抽查上牌率99%以上,头盔佩戴率超98%。
《条例》实施以来,我市累计开展“一盔一带”等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320余次,增设6处自动抓拍电动自行车违法的电警卡口,可实现溯源查处。同时将城区划分为44个网格,设立37个一级岗、167个高峰岗,定人定岗定责,集中整治电动自行车显性违法。
11时许,外卖小哥蔡磊将车停放在水悦城门口停车区,准备上楼取单。在蔡磊的车牌上,一个二维码引人注目。
“这是刚投放的电动自行车新式二维码号牌,相当于车子的身份证。”张俊华说,民警通过警务勤务系统扫描二维码,可第一时间获悉车辆、车主及真伪信息,有效减少假牌套牌行为,便于现场处罚。
强力整治下,我市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财产损失四项指数连续5年下降,环比降幅均超20%。
完善设施、专项执法,把好停放充电关
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是民生“刚需”。
7月15日,伍家岗区张家坡社区军供小区,大门旁的车棚十分显眼,一排排电动自行车整齐停放,不少车子正连着充电桩充电。
“以前小区没有公共充电桩,只能搭飞线充电,经常提心吊胆。”居民胡女士回忆说。
军供小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因初期规划原因,电动车充电设施和车位较少,车辆乱停乱放、私拉电线等情况十分严重。
社区网格员陈莉蓉介绍,2021年以来,小区先后建设两个充电车棚和一个露天充电区,增设了80个充电桩位,这才解决了居民充电难题。
据了解,2020年以来,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将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完善类改造清单,累计在老旧小区增设电动车充电桩8000多个。
“电动自行车设施建设工作已纳入宜昌市十大民生项目予以推进,今年计划在全市既有住宅小区中新建电动自行车充电插口1.67万个。”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大红说,截至6月底,各县市区已完成选址12427个,建成8158个。
在水悦城、CBD、中南路等繁华商圈,商场门口均划设有电动自行车停放区,大部分车辆有序停放。
“目前,城区共施划非机动车框线1300多处,总长10万余米。”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条例》实施以来,累计对不文明停车行为开展专项执法39次,劝导规范车辆停放7000多台次,警告教育2600多起,电动自行车停放秩序得到改善。
在走访过程中,发现非法改装、充电设施增设难、闯红灯、乱停乱放等电动自行车管理问题依然存在。
7月中旬起,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将采取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明查暗访等方式对相关部门贯彻实施《条例》情况开展检查,推动进一步规范电动自行车管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
原文地址:http://zj.yichang.gov.cn/content-41740-984557-1.html

上一篇:抢进度,赶工期!南昌雨污分流项目建设不断加速
下一篇:关于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国际零碳咨询认证服务供应商遴选采购结果的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