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防火间距规范表(建筑物防火间距规范是多少)
建筑物防火间距是指为防止火势蔓延,建筑物之间应保留的距离。建筑物防火间距规范表是针对不同类型建筑物,根据国家有关防火法规制定的一张表格。以下是建筑物防火间距规范表的具体内容:
住宅区
住宅区中,建筑物防火间距应根据建筑物高度分级。同一级别的建筑物防火间距应大于等于下列标准数值:
高度在12m以下的建筑物:防火间距不小于6m。
高度在12m至24m之间的建筑物:防火间距不小于8m。
高度超过24m的建筑物:防火间距不小于10m。
商业区
商业区中,建筑物高度在24m以下的,其防火间距不小于12m;高度超过24m的建筑物,其防火间距不小于15m。
交通干线
路边建筑防火间距应根据公路等级分级。同一级别的建筑防火间距应大于等于下列标准数值:
高速公路新建和改建的清掏隧道、桥梁两侧建筑的最小防火间距:30m。
国道、省道清掏隧道、桥梁两侧建筑的最小防火间距:20m。
其他公路路边建筑物的最小防火间距:10m。
工业区
工业区中,建设防火间距根据建筑物分类进行规定。同一类建筑物防火间距应大于等于下列标准数值:
一类危险品仓库:防火间距不小于15m。
二类危险品仓库和危险品加工企业的危险品装置区:防火间距不小于12m。
其他厂房建筑:防火间距不小于8m。
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中,建筑物防火间距根据不同类型和设施设备分类进行规定。同一类型建筑物防火间距应大于等于下列标准数值:
医院:防火间距不小于15m。
学校、幼儿园、老年公寓、拘留所、看守所:防火间距不小于10m。
其他公共建筑:防火间距不小于8m。
上面就是建筑物防火间距规范表的内容,建筑物防火间距规范表的制定旨在保障建筑物防火安全,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建筑物防火间距规范是多少?
建筑物防火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在建筑设计中,防火间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那么,建筑物防火间距规范具体是多少呢?
建筑物防火间距规范
我国建筑物防火间距规范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墙体的防火等级来进行划分。
建筑物高度小于24m
建筑物高度小于24m的,不需要进行防火间距设置。但如果两栋建筑之间有通道或大型车辆需要通过的情况,需要保持最小通道宽度不少于4m。
建筑物高度在24-100m之间
建筑物高度在24-100m之间的,应按照以下防火间距进行设置:
1、当两个建筑物之间的空间大于等于12m时,不需要进行防火间距设置;
2、当两个建筑物之间的空间小于12m时,应根据防火墙的等级进行设置相应的防火间距,例如:
防火墙等级为一级时,防火间距不小于6m;
防火墙等级为二级时,防火间距不小于9m;
防火墙等级为三级时,防火间距不小于12m;
防火墙等级为四级时,防火间距不小于24m。
建筑物高度大于100m
建筑物高度大于100m的,应按照以下防火间距进行设置:
1、当两个建筑物之间的空间大于等于18m时,不需要进行防火间距设置;
2、当两个建筑物之间的空间小于18m时,应根据防火墙的等级进行设置相应的防火间距,例如:
防火墙等级为一级时,防火间距不小于9m;
防火墙等级为二级时,防火间距不小于12m;
防火墙等级为三级时,防火间距不小于15m;
防火墙等级为四级时,防火间距不小于36m。
建筑物防火间距规范是保障建筑物防火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我国建筑规范,建筑物防火间距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墙体防火等级进行设置,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