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建筑规范百科

穿管埋地敷设规范

穿管埋地敷设是将电缆或光缆装入管道内,埋设在地下的一种敷设方式。它具有安全可靠、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美观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城市、工业园区、道路等场所。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交流 500kV 及以下电压等级、直流 ±800kV 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缆或光缆穿管埋地敷设的施工和验收。

标准规范

GB 50269-2016 电力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05-2008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 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 5451-2010 电力电缆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 729-2008 光缆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设计要求

1. 管道选取

管道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要求的钢管、塑料管、水泥管或其他符合要求的材料。

管道内径应大于电缆或光缆外径的 1.5 倍以上,且不小于 50mm。

管道壁厚应满足强度和抗压要求。

2. 管道敷设

管道敷设深度一般为 0.7-1.2m,特殊情况下可适当调整。

管道应按设计图纸规定的走向敷设,并与其他地下管线保持一定距离。

管道应埋设在平整、夯实的土层中,避免有尖锐物体或石块。

管道应有良好的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 10Ω。

3. 电缆或光缆穿入

电缆或光缆应在管道敷设完成后穿入。

穿入前应检查管道内是否有异物或障碍物。

电缆或光缆应盘成圈状,分段穿入。

穿入过程中应注意电缆或光缆的保护,

4. 管道密封

管道两端应采用密封材料密封,防止水汽或其他有害物质进入。

密封材料应耐腐蚀、耐老化,并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施工工艺

1. 管道安装

沿管道走向开挖沟槽,沟槽宽度应比管道外径大 20cm 左右。

沟槽底应平整、夯实。

将管道放置在沟槽内,并用土夯实管道周围。

2. 管道连接

管道连接应采用焊接、法兰连接或其他符合要求的连接方式。

连接处应密封严密,防止漏水。

3. 电缆或光缆穿入

将电缆或光缆盘成圈状,分段穿入管道。

穿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电缆或光缆,

穿入完成后,应在管道两端设置电缆或光缆固定装置。

4. 管道密封

管道两端应采用密封材料密封,防止水汽或其他有害物质进入。

密封材料应耐腐蚀、耐老化,并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5. 回填

将管道回填至地面,并夯实回填土。

回填土应采用细颗粒土,并分层夯实。

验收要求

1. 管道外观检查

管道应平整、无变形、无破损。

管道连接处应密封严密,无漏水现象。

2. 电缆或光缆测试

电缆应进行绝缘电阻测试、耐压试验和回路电阻测试。

光缆应进行光纤损耗测试和光时域反射仪(OTDR)测试。

3. 管道密封检查

管道两端应密封严密,无漏水现象。

可采用充气法或注水法进行密封检查。

维护管理

1.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管道外观、密封情况和电缆或光缆的状态。

及时发现和处理管道渗漏、电缆或光缆损伤等问题。

2. 维修保养

对管道渗漏、电缆或光缆损伤等问题及时进行维修保养。

维修应符合规范要求,并做好记录。

3. 应急处理

发生管道渗漏、电缆或光缆损伤等紧急情况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及时修复管道或更换电缆或光缆,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安全注意事项

施工人员应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

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围栏。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电缆或光缆的保护,

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清理现场,防止事故发生。

上一篇:惠州三防灯规范
下一篇:消防水幕施工规范:安全防火的重要措施